鲁山县今年脱贫两万四千多人
作者:常洪涛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9-12-30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常洪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体扶贫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鲁山县贫困村退出82个,脱贫9480户24764人,圆满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从2014年以来,全县40815户1429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36298户13467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6%。全县184个贫困村累计退出179个,退出率97.3%。”12月29日,鲁山县扶贫办主任李新杰说。

鲁山县委、县政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坚持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以“绣花”功夫和“钉钉子”精神,抓实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该县聚焦稳定收入,下足“绣花”功夫。实行“三色标识”,对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贫困户标注红色,5000-8000元的标注黄色,8000元以上的标注绿色,红色家庭增收入、黄色家庭补收入、绿色家庭稳收入,确保贫困家庭人均收入高质量可持续。实施“十百千万”产业发展工程,依托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光伏、电商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县打造了十大特色产业园区、156个特色带贫基地、1290个产业合作社(带贫经营主体),带动1115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培育“1676”产业扶贫体系,出台了《鲁山县贫困户就业和发展产业项目扶持奖补方案》《鲁山县扶持带贫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累计发放奖补资金6300万元,发放户贷户用扶贫小额信贷10145户3.99亿元,户贷率29.75%,发放小额贷款贴息资金6750户990.76万元,激励群众创业就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在全县形成了一套产业奖补政策、六大扶贫产业、七条扶贫产业带、“六金”增收模式,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强化就业扶贫,实施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公益岗位开发、自主创业“四大专项行动”,鲁山常年在外务工25万人以上,其中贫困人口2.03万人,该县整合护林员、保洁员等设置公益性岗位10567个,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六通四有”,兑现指标要求,全县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新建、改扩建、维修义务教育学校160所;投入资金2.33亿元,为266所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图书、仪器器材、课桌凳子等;逐户逐人排查,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到户到人。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保补充救助和意外伤害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道保障线和“一站式”结算系统,今年以来累计为12.4万人次补偿费用1.67亿元,从根本上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看病就医负担,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投入资金1.5亿元,实现了全县危房改造全覆盖。针对“六通四有”,统筹整合中央、省财政资金7.33亿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达标和产业发展;县财政筹资7亿元,用于非贫困村道路、卫生、安全饮水等建设;社会投资8亿元,主要用于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六通四有”全部达标。

目前,鲁山县555个建制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通客运班车;全县32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均有对外出路并全部实现路面硬化。全县184个贫困村已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水量和方便程度符合饮水安全标准,供水保证率在95%以上;贫困村通动力电率和户户通电率均达到100%;贫困村通邮率100%;通过有线电视、无线广播电视、网络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等方式,贫困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宽带村村通,标准化村卫生室达标率、贫困村乡村医生覆盖率均为100%,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

由于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成效,鲁山县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优秀县”“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产业扶贫做法两次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上交流,省教育扶贫、危房改造、交通扶贫、林业扶贫等9个现场会在鲁山召开,鲁山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