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楼兰终不还——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综述
作者:田秀忠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0-11-23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田秀忠)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却突遇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项工作任务变得更加艰巨、繁重。

我市是全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辖市之一,其中鲁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叶县是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13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3万户33.18万人,贫困村512个,贫困发生率7.8%。

经过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叶县、鲁山县先后于2018年、2019年顺利高质量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减贫8.8万户31.6万人,仍有1.06万户2.13万人未脱贫,10个贫困村未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5%。

目标不变、频道不换、力度不减。今年,脱贫攻坚大决战在鹰城大地全面打响。

提前部署,吹响总攻冲锋号

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到最后越需要响鼓重锤。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战疫、战贫两手抓,在全省率先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

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收官战带来的严峻挑战,早在中央、省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召开之前,就于2月28日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市委书记周斌围绕确保完成剩余减贫任务和防止返贫、防新致贫“一保两防”目标,提出打好剩余减贫任务“歼灭战”、打好攻克重点难点“精准战”、打好补齐政策短板“总体战”三大战役,巩固拓宽扶贫产业、就业创业、金融保险、光伏扶贫、生态扶贫等群众稳定增收“五个渠道”,持续提升信息数据精准度、政策宣传知晓度、重点群体帮扶度、群众认可满意度、工作落实统筹度、易地搬迁幸福度、人居环境宜居度“七个度”,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为收官之战开好局、起好步打足了提前量、下好了“先手棋”。

今年7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脱贫攻坚第九次推进会,吹响了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对于如何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周斌提出明确要求,要扭住重点关键,开展“五清”行动;着眼群众满意,实施“四解”帮扶;加强风险防控,做到“三不”发生。要下足“绣花”功夫,每一个环节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一项一项去对照、一件一件找差距,把工作做精细、做到位,经得起问、经得起看、经得起检验。市长张雷明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工作最关键的一年,犹如滚石上山,离山顶越近,越要咬紧牙关一鼓作气,绝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要切实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以必胜的信心和完胜的决心发起脱贫攻坚收官战的最后冲锋。

开启总攻模式、进入决战状态,全市上下领命出征、击鼓奋进,打出了气势、战出了成效。农民工返岗就业、企业复工复产走在全省前列,脱贫攻坚连战连捷、胜利在望。

抓实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近年来,我市通过聚合“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基地共建、合作社组织、群众参与、金融支持、保险保障”产业扶贫“八要素”,推动扶贫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确保群众增收。

我市坚持把抓实产业、稳定就业作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打通“肠梗阻”、建立利益链,为群众稳定增收提供全周期帮扶。

——围绕国家农业“两区”建设,打好产业发展绿色牌,支持企业创建“三品一标”“鹰城名优”品牌,打造张良姜、大年沟血桃、“山儿西”烟叶等一批“鹰”字号品牌,“三品一标”产品增至142个,并培育“灵珑山白茶”“众口菜粮”等扶贫品牌200余个。

——以基地共建为载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壮大扶贫产业规模,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1家,依附龙头企业发展经营主体5664个,发展就业创业扶贫基地3000多个。

——培育农业产业增收示范村100个,村级集体经济覆盖率88.9%,51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

目前,我市贫困群众实现产业增收措施全覆盖,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7620元。

按照“县有支柱、乡有主导、村有特色、户有增收”的总体思路,市县抓龙头、一乡抓一业、一村抓一品,形成了汝州蚕桑、舞钢鸽茶、鲁山菌果、叶县肉牛、宝丰花椒、郏县红牛、石龙肉羊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种植优势主导产业,“县有支柱、乡有主导、村有特色、户有增收”产业格局基本实现。

建立长效机制,彻底拔除穷根。在大决战中,我市还探索创新了租赁型、订单型、劳务型、股份型等多种带贫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千头线+”“集体经济联村共建”等带贫扶贫模式,累计带贫14.5万户(次);首创了被誉为“竖立在田间地头扶贫车间”的生猪养殖“千头线”模式,累计建成366条,共带贫8592户21739人,新华社对此作了深度报道。

分类施策,确保贫困人口清零

针对剩余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地——鲁山县和叶县,周斌和张雷明亲自挂帅分包,适时督战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在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的基础上,紧盯群众增收这一关键,根据贫困群众的劳动能力类型分类施策。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充分发挥到户增收、金融小额贷款和转移就业优惠政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应增尽增。

——对于半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积极开发能岗相适的公益性岗位,合理运用光伏扶贫收益,科学设置岗位补贴标准,确保应就尽就。

——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标扩面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针对剩余10个未脱贫村,市委、市政府同样高度重视,明确由市委副书记葛巧红、副市长张庆一牵头负责,并分别明确具体分包责任市级领导。

市扶贫办班子成员对10个贫困村进行深入调研,对照贫困村退出标准,全面排查剩余贫困村的短板弱项;组织对10个贫困村的责任组长、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进行培训,到先进村进行观摩学习,提升干部的攻坚能力。

目前,10个未脱贫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短板得到全面补齐,有望顺利实现脱贫。

随着大决战向纵深推进,边缘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有效防止边缘群体滑入贫困,早在国家和省要求开展两类户“两摸底一核查”前,我市就率先制定出台《巩固脱贫成果防范返贫和致贫动态预警监测的实施办法》,划定一实两虚“三条线”(脱贫实线、边缘户监测线、脱贫户返贫预警线),对边缘群体排查建档工作进行部署。

截至目前,全市标注边缘人口4764户15078人。对此,我市制定印发《进一步明确边缘户可参照享受的扶贫政策的通知》,明确边缘群体可以享受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扶贫政策,并聚焦防止返贫、防新致贫的“两防”任务,正在积极探索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探索造血自助、政策救助、部门帮助、社会捐助、保险补助“五助联动”机制,采取多层次、复合式防贫举措,坚决杜绝边缘群体滑入贫困。

“我们将严格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两个确保’的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加把劲,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市扶贫办主任丁少革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