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87/2021-00044
- 发布日期
- 2021-05-27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杜玲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落实我市中小学教育设施”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教育设施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建设性,对我市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育设施建设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加快实验教学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市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的投入,逐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2019年共投入3.61亿元、2020年共投入4.27亿元的教育设施设备专项经费,为义务教育学校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体音美器材、图书、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等。使学校的教学仪器配备达到了省教育厅颁布的《河南省小学数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河南省初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的第一种配备方案。音乐、美术器材配备达到了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中的一类标准;体育器材配备满足了教学和青少年锻炼所需。图书配备小学达到生均20册、初中达到生均30册,学校图书馆(室)藏书达到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的藏书比例要求。学生计算机配备达到了教学对人机台数要求。支持建设一批理科实验室、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等,这些设施设备的投入使用,满足了开展实验教学需要。
二、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快我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建立了县域教育城域网,与所辖区域学校互联互通,并与市级教育城域网联通。学校大部分班级配有电子白板或触摸教学一体机,依托市级教育城域网强大的服务平台,为学校提供管理和教育资源服务,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拓展了教育空间和课堂深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育人效果。支持具备条件的学校逐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将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手段和方法。
三、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一是与地方高校合作开展教师专项研修。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计划培训,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20年我市参加“国培”“省培”计划培训的教师达6000余人。二是支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针对部分实验教学的特征和所需要的教学效果,支持教师动手设计实验项目并自制教具。我市每年举办一届中小学教师自制教具暨学生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评选活动(已举办18届),展评展现原创性实验案例并对优胜者予以表彰,为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育教师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三是组织实施课外实验活动。学校通过学生社团和趣味活动小组,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探究实验、拓展性实验和创客空间活动,使学生在科学知识海洋中畅游,天赋得以充分释放。
四、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根据教育部有关“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劳动月,集中落实劳动教育目标”的要求,
2020年10月,市教体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月(周)活动的通知》,规定每年九月为学校的劳动教育月,该月第一周为劳动教育周。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保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不少于32学时。推动学校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课内容,把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劳动实践有机融合,扩大劳动教育课堂。同时把传统劳动教育课与现代劳动教育课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学商等,把劳动教育课的外延扩大,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兴趣,推动劳动教育课兴盛发展,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2019年市教体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平顶山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平教体办一〔2019〕221号),明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依托综合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博物馆、科技馆、历史文化遗迹、生态文明基地和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现代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资源,结合区情、校情、生情,遴选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管理规范、安全适宜、体验丰富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我市已建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河南省中小学综合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2个、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4个,平顶山市中小学综合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4个、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15个。2019年我市成功举办了国内首次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电视大赛,2020年开办了全国首批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大专班,为我市研学事业健康发展培养人才。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进我市中小学教育设施建设工作。一是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按照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首批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教办体卫艺〔2020〕212号)精神,推动中小学校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二是推动学校教育设施开放共享。中小学教育设施对外开放,主要存在人员进出安全管理、校园文明和卫生环境治理、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安保和设施维护成本费用等方面问题,需要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健全场所使用配套管理制度。根据工作安排,今年先选取几所学校作为试点,对外有序开放体育场地及设施,积累经验,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和制度,逐步扩大实施范围,让市民共享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加快推进研学旅行。学习先进地市经验,探索建立研学实践教育人才库,打造研学实践教育队伍,培养专兼职研学导师、研学辅导员和研学安全员等专业人才。通过举办“研学路上”“直播研学”以及鹰城家长“慧”等栏目,探索宣传内容和形式,做好研学旅行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服务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教育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