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073/2016-00004
  • 发布日期
  • 2016-10-27
  • 主题分类
  • 宏观经济运行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2016年上半年平顶山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日期:2016-10-27 浏览次数: 浏览

  今年以来,面对严竣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增长态势,但下行波动压力仍然较大。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1.9亿元,增长6.6%,增速较上年回升0.5个百分点,同比回升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17位,较上年位次后退2位,分别低于全省、全国1.4个和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327.9亿元,增长6.4%、工业实现增加值294.0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8.3亿元,增长7.7%。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夏粮喜获丰收,今年夏粮收获面积251.5万亩,总产量达到86.1万吨,平均亩产342.3公斤;秋粮播种进展顺利,播种面积达到272.9万亩,其中玉米225.5万亩。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生猪价格高位运行。上半年畜牧业实现产值47.5亿元,增长3.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36万吨、4.35万吨和6.45万吨。

  (二)工业经济震荡回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1.2个百分点,比1-5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当月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比去年同期回升3.9个百分点,比5月份回升0.9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点。

  五大支柱产业贡献突出。上半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能源、化工工业出现反弹,增速明显回升。1-6月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去年同期回升8.1个百分点;化工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去年同期回升24.9个百分点。电力、有色等行业回落较多,1-6月全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9%。主要产品产量中,发电量同比下降9.2%,氧化铝同比下降27.9%。产业集聚区强力支撑。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8.0%,拉动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探底回升。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9.6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 增速列全省末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9.5个百分点。分渠道看:1-6月,全市在建项目562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0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5.3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4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5个,完成投资374.4亿元,同比下降4.4%;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64.3亿元,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0.4亿元,同比下降6.5%,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1.9%降至10.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5.6亿元,同比下降2.9%,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4.7%降至4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3.6亿元,同比增长11.9%,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3.4%升至47.1%,提升3.7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增强。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12.6亿元,同比增长62.9%,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58.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0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6.2亿元,增长44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5.5亿元,增长58.3%,湛河治理工程等省重点项目成为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主力军。

  产业集聚区投资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229.9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6.0个百分点。分集聚区看,全市9个集聚区中6个实现正增长,其中平新产业集聚区、化工产业集聚区分别增长89.3%和59.6%,对全市产业集聚区增速提升起了重要支撑作用。

  (四)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0亿元,增长10.8%,增速较1-5月加快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增速虽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较低,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减少,住宿餐饮、汽车类消费大幅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形势不好,尤其是平煤神马集团效益下滑,职工工资大幅减少,是造成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高的重要原因。

  (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平稳。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8.3亿元,增长7.7%,增速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GDP增速1.1个百分点。总量占GDP比重达38.7%,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增长9.6%,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9.2%,是拉动全市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房地产市场回暖,1-6月,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6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增速居全省前列。金融运行基本平稳,截止 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226.7亿元,同比增长12.5 %,比年初增加216.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95.9亿元,同比增长14.2%;各项贷款余额为1507.3亿元,同比增长9%,比年初增加102.1亿元。1-6月全市新增融资135亿元,其中直接融资46亿元。

  (六)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0元,同比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5元,同比增长9%。从财政角度看,上半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7.9%,同比提高14.3个百分点。从环境质量看,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80天,同比增加37天,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

  (七)市场物价小幅上涨。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1.3%,分别低于全省和全国0.7和0.8个百分点。八大类价格呈“六涨一平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4.4%,衣着价格上涨0.3%,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0%,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持平,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因。上半年,食品价格累计上涨4.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9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累计上涨30.7%,鲜菜价格上涨18.9%。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0.2:51.1:38.7,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4个百分点。

  (二)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有所下降,非煤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上半年,全市能源、原材料工业完成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3%,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非煤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5.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4%,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三)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5%,所占比重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9%,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9%,比重提升3.7个百分点。

  三、下半年经济走势研判

  总体来看,目前我市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和国内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以及传统行业产业下行和新动能新经济发展不足并存的矛盾。从国际层面看,全球经济复苏过程曲折,复苏步伐依然脆弱,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乏力,美国经济也远非强劲复苏,新兴经济体出现企稳迹象,但表现参差不齐;受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变得越来越大。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尽管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但今年以来己累计4个月位于临界点或以上,表明经济总体趋稳的态势仍未改变;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与部分领域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并存,经济运行中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分化现象明显,采矿、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在收缩,医疗健康、环保、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正在成长。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6月份同比下降2.6%;与我市密切相关的采掘业、原材料价格指数6月份分别同比下降8.2%、6.1%,显示出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仍然严竣。从全市情况看,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供需错配更为突出、存量调整更为复杂、补齐短板任务更为艰难,以平煤神马集团为代表的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煤炭、钢铁等我市主导产业仍处于生产相对过剩阶段,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举措长期会使经济产生积极变化,但短期内结构调整的阵痛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市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也应看到我市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机遇和条件,我市良好的资源、产业和人力基础并没有变;在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中,我市经济形势总体保持平稳;近年来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重大事项的推进、一大批调结构转方式项目的实施,转型升级步代加快,对促进经济增长将起到支撑作用;尤其是郑万高铁、湛河综合治理、沙河复航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即期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而且长远更能改善我市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经济蓄势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持续积累。

  综合判断,未来一段时期我市仍将承受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短期内经济仍将在低位运行,但发展机遇仍在,机遇和挑战并存,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仍将是我市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既要正视问题、防范风险,深刻认识增速换挡的必然性、结构优化的艰巨性、动力转换的长期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又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敢于担当、顽强拼搏,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牢牢把握转型发展的主动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