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073/2017-00020
  • 发布日期
  • 2017-08-21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 第33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7-08-21 浏览次数: 浏览

詹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平顶山市西部新型工业城区建设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石龙区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资源枯竭型

  独立工矿区,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同时也面临财政负担沉重、社会保障压力大、发展空间不足等突出问题,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不仅需要自身的加倍努力,更需要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在支持石龙区转型发展、建设西部新型工业城区上,结合您所提的建议和石龙区发展实际,我们考虑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础,没有核心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作支撑,一个地方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抢抓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两个机遇”,着力强化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一方面,调优存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市政府正式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石龙区现代煤化列入全市重点培育的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规划。要发挥石龙区煤焦化工、新型建材产业基础优势,加大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产品升级力度,提高高精深加工产品和终端消费品比重,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高端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扩大增量培育发展新兴高成长产业。摒弃长期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粗放型模式,无中生有、有中出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形成引领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

  二、争取政策资金支持。2013年以来,石龙区先后有13个项目获得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专项资金20006万元和中央转移支付、省市配套资金1.62亿元的支持,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石龙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项目建设,解决石龙区发展面临的资金困境。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的若干意见》(豫政办〔2016〕44号),明确了支持独立工矿区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政策措施。今年,我委又组织石龙区编制上报了《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实施方案(2017年-2020年)》,经省组织专家评审已报国家发改委,为今后几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中央转移支付支持打下坚实基础。另外,我委组织石龙区摸清并上报了石龙区产业衰退地区初步研究报告,积极争取下步国家政策支持。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把握政策机遇,支持石龙区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在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助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等方面加大力度,支持石龙区转型脱困发展。

  三、解决发展空间受限问题。发展空间不足是制约石龙区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在2012年全省启动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时,我委会同市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积极向省相关部门汇报衔接,使产业集聚区发展空间由5.1平方公里增加到9.46平方公里。2014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区域代管共建石龙独立工矿区及产业集聚区工作方案》(平办[2014]22号),将宝丰县的10个行政村和鲁山县的4个行政村移交石龙区代管,合作共建。去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石龙区代管共建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待批。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民政局等部门,加强与省民政厅等省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争取尽快批复石龙区区划调整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石龙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四、支持平宝石经济带建设。平宝石快速通道的贯通,拉近了石龙区与市区的时间距离。沿平宝石快速通道周边布局了平新、宝丰县、石龙区三个产业集聚区和宝丰西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形成了以能源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为主导、独具特色的西部工业走廊。下一步我们将发挥产业优势,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实现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平顶山西部经济发展长廊,更好地推进石龙区产业转型发展。

  您的建议很好,对石龙区乃至平顶山市经济转型发展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将积极予以采纳。下一步我们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作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认真落实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服务力度,支持石龙区转型发展。相信在国家、省、市、区的协力推动下,石龙区会尽快走出发展困境,为探索全国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积累有益的经验,有力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