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87/2019-00008
  • 发布日期
  • 2019-06-17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其他
  • 服务对象
  • 全社会
对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9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6-17 浏览次数: 浏览

孙大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中小学体育场馆全民共享 促进全民健身安全有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结合实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整体情况

我市在编制城市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时统筹布局,“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已经纳入《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了《平顶山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年)》。市区目前建设的各类室内外健身场地设施,基本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城区东部主要建有市体育村,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城区中部主要有工人文化宫户外全民健身中心,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城区西部主要有体育场和鹰城广场体育公园,体育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还有鹰城广场、河滨公园、白鹭洲湿地公园、白龟湖湿地公园的健身步道和湛河景观带40公里的健身步道,这些体育场地设施适合各年龄段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特别是去年2018年11月份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公园、广场、河岸景观带等园林绿地,设计融入大量体育元素,建设了一批全民健身场地。先后在平宝路中段体育主题公园建设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2个、网球场3个、沙滩排球场1个、棒球场1个、足球场1个;在平宝路中段月亮湖建设篮球场1个、足球场1个;在西平郏路南段西侧建设篮球场2个、南段东侧建设足球场1个;在建设路西延建设篮球场1个;新兴路湛河桥北路西建设篮球场1个;湛南路西段北干渠西100米路南建设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现阶段市园林处已和多部门沟通协调,分别在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示范区、高新区等地拟选了20处作为下一步的足球场建设,其中11人制足球场10处,7人制足球场7处,5人制足球场3处。这些场地建成之后,将极大丰富市城区的球类场所,较好满足中青年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二、学校对外开放体育场所的顾虑

1.安全问题:具体原因,一是对外开放学校的体育场所,学校无法甄别进校锻炼的居民的身份,进出人员把握不住,无法保障学生的日常安全,不可避免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增加学校的安全压力,特别是高发的校园安全事件迫使各学校加强安全管理,严禁校外人员进校。二是到学校活动的人多了,市民的素质有高有低,进了学校,有些可能会乱涂乱画,乱摘花草,乱扔乱放,从而影响学校形象的维护,另外光着膀子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也会增加,会给学校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为了给在校生创造更好的体育活动条件,现在不少学校已经把体育场地改造为塑胶场地,如果有锻炼的市民在场地乱扔烟头,很容易损坏塑胶场地。三是学校体育场地普遍较少,有的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因为教学区和运动区没有明显的隔离,对外开放体育场所,无疑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学校环境。四是在学校锻炼的市民如果出了意外责任无法明确,学校放学后老师基本都下班回家,无法保证活动中的安全。

2.成本费用问题:一方面,如果学校的体育场所对外开放,保安力量肯定要加强,会带来学校的管理成本增加,目前我市相关配套政策还未健全。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学校的体育场所会增加学校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体育设施有其使用寿命,对社会开放,就会超过体育设施的负荷,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学校的体育设施是以学生的身体条件来设计的,有些设施不适合成年人使用。比如一些学校篮球网的高度都比较低,很多成年人都跳着抓住上面的篮筐扣篮,对篮板、篮筐破坏很严重,维修费用很高,如果不及时做好检查和维护,可能会伤害到在校学生。

三、关于体育场地不足的建议

1.从我市目前的情况来,各类室内外健身场地设施,基本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健身场所锻炼,比如利用就近的住宅小区和休闲广场里的健身路径和器材进行锻炼。

2.学校体育场所对外开放因涉及面广,短时间内还形成不了明确方案,但我们会积极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认真研究和推动关于学校体育场所对外开放的管理办法。如运动场地与教学区、生活区独立的学校,可以尝试在双休日、节假日对居民开放。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2019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