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87/2020-00021
  • 发布日期
  • 2020-08-27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8-27 浏览次数: 浏览

俞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体育赛事助力我市经济与文旅发展”的提案收悉。经与市文广新旅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结合实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近年来,我市体育产业紧紧围绕党中央“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重大决策,积极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项目发展,加快转变体育产业发展方式,加强体育统计,使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在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先后获得2012年度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16年度环城休闲健身线路、2018年度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等荣誉称号。2013年平顶山舞钢市被省体育局命名为“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2018年平顶山市体育用品供应站获得“河南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称号、2018年宝丰县城关镇获得“河南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称号。

一、政策引导,推动体育产业科学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关于体育产业的精神,2013年和2016年,相继出台了《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对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有效指导了平顶山市体育产业发展。2017年7月和2019年9月,对体育产业相关政策进行汇编,有效系统地加强了政策引导和宣传,为指导各县(市、区)加强体育产业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依据。同时,编制《平顶山市体育产业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打造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二、推动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引导全民健身蓬勃发展

积极组织开展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了解掌握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目前调查数据显示平顶山市共有体育场地数量13341个,体育场地面积8695897平方米。2019年7月,集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为一体的主题运动公园——平顶山市奥林匹克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内有足球场、篮球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场等多种运动场地,很好地满足群众对健身的需求。积极采用“互联网+全民健身”的形式开展全民健步走网络竞赛,以线上竞赛APP(小程序)及新媒体传播为基础,以体育、“体育+健康”“体育+文化”“体育+社交”“体育+全域旅游”为形,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大数据为依托,传播本地特有的历史文明和城市文化,通过虚拟城市坐标引导参赛者加深对所在城市的认知,启发参赛者由线上走到线下,带动城市全民健身以及全域旅游的全面结合与发展。活动开始以来,参与人数已超过40万人次,参与单位3000多家。其中线上活动参与总人数18万人,完成步数21亿4885步。凤凰网、搜狐网、大河网、映像网、平顶山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均对赛事进行了报道,百度关键词搜索多达150万条次。对今后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对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体育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以创促建,推进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项目发展

引导宝丰城关镇体育特色小镇创建, 成功推荐宝丰县城关镇为省级体育特色小镇。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以上,占地400多公顷,体育产业投资占比要达到50%。宝丰县城关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工程包括: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等公共建筑,在小镇中建设君文阁,作为公园地标性建筑。小镇建成后,可承办国家级乙型赛事。园内还建设有登山步道、健身路径、笼式篮球场、足球场、公共健身区、乒乓球区等,以方便附近百姓到园锻炼、健身。

四、深化改革,加快转变体育产业发展方式

(一)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体育与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加强与文化、旅游、卫生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利用举办“助力四城联创 寻找美丽鹰城”系列健身活动,加大体育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赛事活动的举办宣传我市历史文化,推广和提升我市旅游品牌,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联动。

(二)探索“互联网+体育”,推动互联网新媒体在体育产业领域的应用。成功举办了“寻美鹰城 健康你我 文明生活”全民健步走网络竞赛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助力四城联创 寻找美丽鹰城”全民健步走网络竞赛系列活动,同时穿插举办线下活动。赛事采用“互联网+体育”的新概念组织方式,通过竞赛软件,实现参赛人员线上线下活动互动,逐步搭建体育信息共享平台,拓展新媒体服务于体育的新功能。网络竞赛活动的持续开展已经具备了智慧体育的雏形,为推动“互联网+体育”奠定了基础。

(三)开发赛事经济,大力丰富体育供给。立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了“助力四城联创 寻找美丽鹰城”全民健步走网络竞赛系列活动、平顶山市“环保酷跑 助力联创”公益跑活动、“助力四城联创 寻找美丽鹰城”鹰城坐标·平顶山市第三届城市坐标定向赛活动、“助力四城联创 寻找美丽鹰城”平顶山市第二届哑铃工间操竞赛活动、“助力四城联创 寻找美丽鹰城”凝心聚力嘉年华活动、第四届河南省科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定向锦标赛暨第八届定向冠军赛、“宝丰酒”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宝丰站、舞钢国际环湖马拉松赛、“十年有你、羽你相伴”全民羽毛球混合团体赛。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丰富体育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观赏、休闲、旅游等消费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承办、组织、开发大型赛事,支持“宝丰酒”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宝丰站、舞钢国际环湖马拉松赛顺利开展。积极推动“一县一品”,加大品牌赛事培育和引进力度,充分发挥品牌赛事的带动效应,提高体育赛事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结合县域文化和旅游资源,谋划郏县、鲁山、叶县的相关赛事。如划定“楚河汉界”汉界的侯公;是郏县王集人,可在郏县开展围棋、象棋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棋类赛事;鲁山水库资源丰富,可在鲁山开展国际库钓大赛;叶县境内沙河水域,可开展龙舟、皮划艇、赛艇等项目的全国赛事;另外,积极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协商推进我市新城区环湖马拉松、自行车、轮滑赛道的续建。结合我市北部山体生态改造,谋划山地越野、户外帐篷露营等户外相关赛事。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