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87/2020-00037
- 发布日期
- 2020-08-11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王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提升教育服务能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平顶山市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心,您结合实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是通过改革的方式,回应社会关切,破解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矛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综合施策,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实事。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2020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豫教基〔2020〕56号),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我们按照文件精神,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高度重视、学习研究
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和《河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豫教基〔2020〕56号)文件精神,并且搜集其他地市开展课后服务的相关文件,学习发达地市先进经验,初步拟稿《平顶山市关于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2019年12月11日在市教体局召开平顶山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研讨会,会上各县(市、区)踊跃发言,对《平顶山市关于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讨论,对我市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除此之外,我们分别于2019年7月和12月对平顶山市开展课后服务所需经费进行测算并向市领导汇报。
二、试点实验、认真总结
2019年,我市以宝丰县为试点免费推广课后延时服务。2019年3月,宝丰县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城区学校为试点,向全县铺开,免费推广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已有101所小学开展此项服务,2148名教师参与其中,惠及学生48576人。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课后延时服务已全面暂停。目前,我们认真总结宝丰县课后延时服务成果,大胆研究,深入探索,下一步将在其他县(市、区)的个别学校试点实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虽然其他县(市、区)中小学还未实施该项工作,但个别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四点半教室”活动,为社区部分居民的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部分农村依托村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儿童之家”,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目前,在课后延时服务试点工作进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课后延时服务未在全市全面落实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后服务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完善。一方面学校在校内实施课后服务给学校带来经费支出压力。学校实行校内课后免费服务,是由学校用财政正常下拨公用经费进行保障,各级财政尚未提供专项经费支持。长此以往,必然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经费支出压力。教育部门对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导向,希望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学校和教师支持、家长合理分担的方法解决运行成本,但具体收费标准还需按有关规定由市、县(市、区)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根据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执行。另一方面教师课后服务费用问题。教师作为校内课后服务的具体承担者,延长工作时间意味着工作量增加,假如没有补贴,让教师义务奉献,老师们不容易接受,再者社会舆论的道德挟持让教师存有抵触情绪。二是家长的需求问题。学生家长需求多元、众口难调。延时看护的做法仅能满足少部分家长的需要,有些家长要求课后服务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有些要求辅导,甚至补课。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是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娱乐游戏等,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学习研究。继续学习发达地市先进经验,认真总结宝丰县课后延时服务成果,大胆研究,深入探索,在其他县(市、区)的个别学校试点实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出台《平顶山市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素质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发课后服务文化内涵,努力将课后服务工作打造成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和拓展校园文化的新平台。
二是拓宽服务内涵。积极探索在音体美等专业课教师缺乏的现状下,拓宽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构建活动课程,开展书法、美术、阅读、游戏、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社团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切实满足学生的个性、兴趣发展,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积极与价格主管部门沟通,通过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同时,还要在学校课后服务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维护上取得政府经费上的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以财政投入为主,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地方,可通过家长承担、社会资助等方式多渠道解决经费来源,由各县(市、区)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成本分担机制。
四是严格安全措施。明确课后服务责任人,建立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考勤、监管、交接班、家长志愿者服务等制度和应急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及自护自救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相关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联系单位及电话: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2629987
联系人:徐老师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