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87/2021-00011
- 发布日期
- 2021-05-21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陈茜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中小学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公安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您结合实际针对中小学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错峰放学、适当增设护栏、设置其它出入口、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教育等四条中肯建议,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近年来,市教体局与市公安局采取了包括您提出的建议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努力改善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的拥堵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制定错峰放学制度。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为了避免因家长接送孩子造成拥堵扎堆,防止引发交通事故和疫情传播,市教体局要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及需要,制定错峰放学、5+2执勤和排队离校等规章制度。利用校信通、微信群通知到每个家长,明确到校时间和离校时间,由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和门卫组成5+2执勤小组,在校门口维持秩序,加强安保,疏导交通。这种放学时学生按班级排队离校的做法,减少了家长接送孩子时在门口的等待时间,在值班人员引导下家长电动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有序停放,降低了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现象。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教育。学校制定的解决校门口拥堵方案中明确提出,利用微信群、校信通、家长会、小手拉大手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指导家长等候学生时电动车在指定划线区域有序停放,汽车在远离校门口的停车位停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行驶,引导高年级学生尽量利用公交等方式绿色出行,增强独立自主能力。
三是深入排查,完善基础设施。公安交管部门对全市范围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特别是门口道路开展隐患摸排,全面了解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状况、交通流量、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减速带是否齐全、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标准。对于不符合的及时增补施划整改,确保相应设施应设尽设,最大限度地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并联合相关部门在市区开源路、湛北路、曙光街、启蒙路等道路宽度较窄且人流密集的路段上的学校,例如市八中、十四中、光明路小学、新程街小学门前,设置行人隔离护栏,引导行人、车辆各行其道,实现人车分离,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有效规范,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同时我局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在学校门前道路为双向四车道及以上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为一幅路设计的豫基小学、团结路小学、十二中学门前设置了机非隔离护栏,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四是疏堵保通,优化交通管理。一是保重点。突出市区医院、大型商场超市、中小学门口等重点拥堵点段,按照“一点一策”的原则精准制定交通管控方案,综合采取设置单行道、增设临时停车位、“护学岗”等方式优化交通组织,避免拥堵、快速通行。二是管高峰。市区交警部门紧紧抓住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交管支队领导一线执勤,全体交警和新招录的400余名辅警全员上路,加强市区早、中、晚交通高峰执勤,延长高峰岗执勤时间,有效疏导学校、医院、大型商场等周边区域易堵路段。同时,动员辖区内各类企业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现象。三是机动巡。交警、特警铁骑机动队驾驶摩托车在主要路段不间断巡逻,随时疏堵保通。四是配信号。对市区130余个路口逐一流量分析,合理调整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设置平峰、高峰、白天、夜间4种模式,开设绿波带,使车辆通行率大幅提升。
五是警媒联合,倡导交通文明。利用市区大型商场超市、公安警亭、入市卡口及主要路口LED显示屏不间断播放文明交通宣传标语;通过电视游走字幕、微信推送、手机短信、执法活动现场直播等形式强化文明交通社会关注度;通过在平顶山广播电台、平顶山电视台、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等本地主要媒体连续报道、组织专访、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等多种方式跟进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发布整治行动工作动态,强化警示教育作用;依托车驾管服务、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等窗口单位,加强文明交通阵地宣传教育,并组织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企业、农村、社区、家庭、机关、驾校等“七进”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5000份,张贴悬挂标语、横幅800余条,制作宣传展板80块,曝光机动车违法行为10期、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6期,编发“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10期,推送“创文攻坚交警在行动”专题稿件10余篇,微博播发宣传内容120余条,并被公安部交管局、省交警总队、平顶山日报、平顶山电视台等新媒体采用播放,营造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关于您提出的“设置学校其他出入口”的建议,由于学校普遍存在门卫年龄偏大、安保力量不足等问题,上课期间要求学校施行封闭化管理等原因,暂时还不适合实施。之前全国多地发生过外来人员入校伤害学生的案件,与学校护卫力量不足、不强,没有有效执行封闭管理等有关。增加出入口,会带来更多的管理压力,一方面需增加门卫,经费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出入口多,管理漏洞就多,可能带来的伤害案件就多。关于您提出的“适当增设护栏”的建议,受多部门制约,我们将与公安交管、城市管理等部门进行沟通、讨论“适当增设护栏”的事宜,切实解决中小学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问题。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特别是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