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68X/2021-00002
- 发布日期
- 2020-08-28
- 主题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办理结果:A
对市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第6号建议的答复
文胜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普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把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持续在全市组织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宪法进农村”主题日活动,推动法治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
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进景区、进交通、进宾馆,形成干部群众人人学、城市农村处处见、网上网下时时有、大事小事件件用的生动局面,使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入人心、深得人心,真正成为人们不用提醒的自觉。
一是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把农民、社区居民法治宣传教育纳入乡村振兴、和谐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各地采取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农村和社区干部法律知识培训,使农村和社区干部成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带头人。2019年3月6日,由省综治办、省司法厅、省妇联联合举办的河南省“三八”妇女维权暨送法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举行。市综治办、市普法办、市法学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把“法律快餐”送到群众身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9年5月16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办了以“依法经营,规避风险”为主题的全市农资生产经营人员(批发大户)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有来自各县市区农资经销商户代表、各级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等8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主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制度等内容,结合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市农资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和诚信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为我市农资市场有序经营、农业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开展不同部门联动的送法下乡宣传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以“送法下乡”为重要载体,组织开展了“宪法进万家”活动,使宪法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市直各部门相关单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入结对帮扶村,通过设立普法宣传点、悬挂横幅、法律咨询、现场解答、发放《宪法》读本、散发宪法宣传折页、赠送普法手提袋等形式,积极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宣传重点,将本次修宪的重大意义、具体内容,并对宪法修改前后内容进行对比与解读,让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此次宪法修正案符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农业执法监管良好氛围。印制手提袋,强化宣传持久性。印制了宣传手提袋和围裙免费发放给群众,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经常看到我们的宣传口号,从而加深印象,对假劣农资引起警觉。共印发宣传资料、手提袋等9.8万份。制作公益片,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制作了农资打假宣传公益广告片,分别在春秋两季农资销售高峰期在平顶山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播出1个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也在全省执法系统起到很大的影响,成为我省首例农资打假公益广告片,为我市农业执法工作在全省晋位次打下坚实基础。制作公示栏,提高经营者自觉守法意识。制作1000个《农资监管信息公示栏》,免费发放到全市农资经营门店,将农资门店的经营信息和监管部门的执法信息全部上墙公示,提高了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规范了门店的经营行为,也为上级和媒体监督提供了方便。进乡入村,开展农业法律“大篷车”宣传。为应对农资“忽悠团”,春秋两季分别在鲁山、郏县组织开展了农业法律大篷车巡回宣传周活动。2019年12月2日上午,市农业农村局在叶县叶邑镇高道士村,郏县农业农村局在郏县冢头镇陈寨村,高新区农社局在高新区皇台徐村,卫东区农业农村局在蒲城村,分别举办宪法进农村主题日活动,通过讲解宪法、农业执法工作内容与农村当前发展的关系,让广大农民对宪法有了进一步了解,不断增强其尊法学法守法意识。
三是组织开展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打好“四张牌”,打赢“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倾听民意、保障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组织开展“宪法进万家、法治助脱贫”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推进法治扶贫,服务乡村振兴。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按照森林河南建设要求,将法治宣传教育元素植入国土绿化、湿地建设。充分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年底前全市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培养3名“法律明白人”。
四是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印发《在全市农村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的意见》,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大学生村干部、农村“五老”人员等和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中,选拔培育“法律明白人”。到2020年底,全市每个行政村至少培育3名“法律明白人”。到2022年底,全市每个行政村培养5-8名“法律明白人”,农村“法律明白人”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开展“四级同创、三级示范”创建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看得到见得着。汝州市、舞钢市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出台《市级民主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指导标准、管理办法和评分细则》,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13个村(社区)经复核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6个村(社区)保持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3个村(社区)保持全省十佳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34个乡镇(街道)被评为全市法治乡镇(街道),69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市法治村(社区)。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0375-7086716联系人:郭焕盛
202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