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380/2022-00002
  • 发布日期
  • 2022-06-29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261号关于优化提升尼龙新材料产业链的提案及答复
发布日期:2022-06-29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内容:

2018年底,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国尼龙城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该方案明确要打造“一基地两集群”,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补齐尼龙印染、改性注塑等产业链短板,重点发展尼龙织造和工程塑料两个产业集群,谋划布局聚氨酯、聚碳酸酯及尼龙共混改性项目,实现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

3年来,在省、市和产业集聚区的积极努力下,省定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其中,己内酰胺二期暨升级改造、40万吨煤制氢氨、5万吨己二腈等项目相继实施,上游原料基础进一步夯实。尼龙扎带、隔热条和增强、增韧、合金改性尼龙66切片项目建成投产,尼龙改性工程塑料集群初具规模。尼龙6民用丝、高档锦纶面料等产品填补全省空白,向下游纺织服装产业延伸取得新突破。10万吨PC项目投产在即,奥峰、恒泰源、华博润等项目相继落地,聚碳酸酯、聚氨酯等协同发展产业已经起步。2019年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型功能材料发展产业集群,2020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尼龙城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中国尼龙城长远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链短板较为明显一是产业链向下延伸不够。目前中国尼龙城主要围绕上游和中游的原料、切片等环节谋划和实施项目建设,市场前景好的下游消费级产品比如纺织服装、工程塑料等较少2万吨印染项目2018《河南省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确定后迟迟没有建成投产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电气零配件等产品研发仍处于萌芽期。二是产业链技术优势不高。己内酰胺技术更新换代频繁,尼龙66关键瓶颈己二腈产业化项目国内四处开花,垄断即将打破市场竞争激烈我市没有行业优势目前技术含量高的特种尼龙66纤维、对位芳纶、芳纶Ⅲ等产品我市又处于工程化阶段,尚未实现规模生产和市场效益。三是产业链融合效应不强。中国尼龙城还处于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工业项目建设为主散点布局发展阶段,产业链做长、做强、做细,二三产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发展滞后,科技研发、人才培育、物流交通等配套产业仍处于起步或谋划阶段尚未发挥应有的产业带动和区域带动作用

为此建议:

一、编制新一轮行动计划。系统总结过去3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果,聚焦技术创新和优化提升,聚焦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终端发展,按照前瞻30谋划15做实近5年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实施中国尼龙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行动计划“十四五”末实现尼龙产业营业收入2000亿元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整合专业研究和职业教育力量,加强与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河南省质量工程学院等高等企校联合、产学研联合,针对中国尼龙城发展设置全日制专业课程和短期培训课程,量身定制,培育专业化现代产业工人中国尼龙城人才引进纳入“鹰城英才”计划,“为我所有”和“为我所用”相结合,国、省高端人才和博士、硕士、双一流人才相结合,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为中国尼龙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

三、开展产业链图谱研究。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发展目标,聘请三方机构,系统分析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链优势短板,科学绘制中国尼龙城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产业链图谱。根据该产业链图谱,全面梳理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瓶颈和需要招商引资的产业链项目,精准锁定潜在目标企业、目标机构和投资主体加大土地、税费、厂房配套、基础设施、招商服务等保障和优惠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招商、科学招商服务招商,确保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加快实现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目标

四、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依托河南省尼龙产业研究院,围绕高性能尼龙纤维制品、改性工程塑料等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链现有短板,组建一流专家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速科研成果向龙头产品、拳头产品的转化,加快资源优势向技术优势转移,形成集群协同创新效应和带动效应,以技术创新引领中国尼龙产业集群发展。


答复内容: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接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多次研究讨论,一致认为提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推动我市尼龙城建设提供了切实管用的思路与建议,对做大做强尼龙新材料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自我市建设“中国尼龙城”以来,依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省市联手,政企联动,举全国之力,集各种要素,持续实施“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战略,聚焦关键领域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中国尼龙城建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引领平顶山产业转型、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正在显现。

一是产业生态更加完善。陆续建成了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涵盖从上游原料、中间体合成到下游切片、纺丝织造、改性注塑等各类深加工产品,尼龙产业链条稳定性和竞争力大大增强。己内酰胺项目投产,实现了平顶山市尼龙产业向尼龙6和尼龙66“双轮驱动”转变;7万吨尼龙6切片、1.5亿米高档锦纶面料、4万吨差异化工业丝等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河南省空白;2万吨民用化纤棉纺印染项目的开工打破了尼龙产业向下游民用服装鞋帽领域延伸的瓶颈;500吨芳纶Ⅲ项目的落地,大大增强了平顶山市在世界顶级尼龙新材料领域的话语权;引进美国凯洛格·布朗·路特(KBR)集团公司先进成熟的光气界面缩聚法聚碳酸酯生产工艺,生产高端PC材料,实现了煤盐资源高效利用。

二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开展“四个拜访”,围绕“四张图谱”按图索骥精准对接。一大批项目签约落,其中以色列屹立集团尼龙66高性能纤维项目、平煤神马集团年产1万吨阻燃纤维项目、2万吨尼龙6工业丝项目、40万吨煤制氢氨项目、20万吨膜级尼龙切片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日渐完善。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公共管廊主管廊建成投运,实现了区内入驻项目热、天然气统一供应;区内消防站、专家公寓、职工公寓先后启用,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加快三区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等建设,加速项目落地,推进化工一路、沙河四路、神马大道南延等路网项目,彰显一体化交通优势,中国尼龙城的承载能力和对外形象大大改善。

四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以平煤神马集团为首的尼龙新材料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化工集团、上海交大、华东理工等数十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已建成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聚酰胺中间体重点实验室、省纤维骨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将再建设高端尼龙66工程塑料、碳材料产品研发等一批重点实验室,加快应用型基础技术研究和开发。与中科院化学所、东华大学、际华国际共建的尼龙新材料研发平台正在加快推进。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先后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紫光化工合作攻关,突破了丁二烯直接氰化法生产己二腈的关键技术,已经具备了产业化条件,一期5万吨己二腈项目正在建设中。

二、推动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所做工作

一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在做好中国尼龙城规划修编和《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起草了《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产业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确保中国尼龙城建设有的放矢。

二是推动尼龙新材料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尼龙城自规划建设以来成效显著,先后上升为省级战略和国家战略,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这为中国尼龙城的项目招商、政策配套和产业发展提供国家级支撑。

三是绘制“四张图谱”。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要求,绘制了包括产业链条、企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应用和市场分布的“四张图谱”,基本厘清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为产业布局和精准招商奠定了工作基础。

四是创建国家级产业基地。2019年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型功能材料发展产业集群,2020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海关初步同意在我市设立国家尼龙新材料检验检测重点实验室,为吸引项目招商落地、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五是提升外部环境影响力。中国石化联合会计划于年内完成我市“中国尼龙城”授挂牌工作。市政府与平煤神马集团综合协调工作组牵头,把握疫情态势,办好首届中国尼龙城发展高峰论坛,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的互动对接,发挥福建恒申集团等公司“头雁效应”,带动一批相关的优质中小企业入驻,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联动的集聚化发展态势。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局将在民进平顶山市委和各位政协委员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项目为王”,紧盯重大产业和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推进“三项改革”,实施“五大工程”,确保2022年投资完成1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顺利实现。

一是设立高效投融资平台。加快平煤神马集团对平台公司增资扩股,与金融机构联合组建产业引导基金,增强平台公司投融资能力。委托平煤神马集团对公司进行企业化管理,以资本为纽带,以公司化运营、市场化操作的方式统一推进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提高平台公司效率。

二是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在原有的平顶山市鹰城发展产业升级引导基金、国家开发银行等基金基础上,推动平顶山市政府与河南农开公司、平煤神马集团联合设立的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尽快落地投入使用,拓宽融资渠道、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三是推行政务服务体制改革。“一站式”“保姆式”代办服务基础上,全面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活力,通过全员聘任、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推动尼龙城人员队伍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恳请在今后工作中多提合理化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鹰城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