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文广旅函〔2020〕30号
  • 索引号
  • 114104000054525676/2020-00011
  • 发布日期
  • 2020-07-28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5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7-28 浏览次数: 浏览

岳小妹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继续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和省文化旅游大会、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文化引领、产业融合、生态优先、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做好“留住”“挖掘”“传承”“吸纳”的文章,用文化塑造城市魅力、滋养高质量发展。坚持“强点”“优线”“扩面”相结合,以全域旅游为主导,多业态发展,提供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构建“一核、两带、五区”产业发展格局。一核:即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核。主要指平顶山市城区,合理规划城区文化产业布局,围绕平顶山市区北部七座山(红石寨山、香山、龙山、擂鼓台、落凫山、平顶山、金牛山)建设“一山一品”的产业园、植物园、动物园、根雕园等,提高平顶山主城区文化生活品味。两带指名瓷文化创意产业带和沙河生态休闲游憩带。五区主要指演艺产业发展区、体育产业发展区、禅修康养发展区、休闲研学发展区、盐疗旅游发展区。

发展重点文旅项目。策划平顶山工业及研学旅游(其中包含煤炭工业游、火电工业游、钢铁工业游、岩盐工业游、铁锅工业游及汝瓷工业游)、白龟湖湿地公园、星峰集团工业遗址文旅项目、郏县姚庄回族乡、平舞旅游列车项目、越野摩托车、电影博物馆等7个特色文旅项目,开展好招商引资,争取旅游龙头企业在我市落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推进鲁山县尧山花海、宝丰县康龙循环农业田园综合体、石板河旅游开发项目、天原山庄生态旅游项目、郏县绿水青山田园综合体文化产业项目、野生动物王国建设项目、姚庄水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舞钢市臧坪乡村旅游项目、誉森田园综合体项目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创建一批乡村旅游A级旅游景区。

二、着力发展一级景点,重点突出,迅速打造鹰城名牌文化特色

实施特色品牌打造工程打造精品旅游名片。着力推进“尧山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尽快落地,将其打造成为我市旅游核心品牌,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积极推进平顶山博物馆、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和香山寺共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使其成为城市核心区的亮丽名片,带动城市旅游快速发展;推进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扩大顶级品牌的示范效应,引领舞钢市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推进尧山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整改提升,支持二郎山旅游度假区、燕山湖旅游度假区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建设特色文旅小镇。坚持连城带乡、产城融合,支持花瓷小镇、温泉小镇、曲艺小镇、香山古镇、康养小镇、花山间堂文旅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发展。打造“鹰城礼物”品牌。积极推动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加快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和工艺制作改进,彰显文化旅游商品的地方文化特色。巩固提升汝瓷、唐钧、盐制品、蚕丝制品、骨雕、泥人、剪纸、绢花、“金镶玉”、宝丰酒和食用菌等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用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加快构建我市旅游购物网络,重点县(市)建设一批大、中、小型旅游购物场所,补齐我市旅游购物短板。

三、完善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功能完善的综合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全面完成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加快市、县旅游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建设重点旅游环线,推动国家5A 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一级及以上公路辐射服务,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辐射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一批观光、休憩为一体的旅游公路及乡村绿道。加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对全省重点旅游城市及景区的串联。推进旅游厕所革命,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干线厕所全部达到1A 级以上水平。

(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扩大政府购买规模。选优配齐村文化协管员。持续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提升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水平。推进数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群众满意度指标,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快进慢游”路网体系和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的旅游标识系统,重点县(市)完善全域范围内的旅游标识系统,开通旅游观光巴士,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三)加强智慧文旅建设。一要积极组建互联互通一张网。不断完善平顶山全域智慧文旅平台,全面推进“一部手机游鹰城”项目、4A级以上旅游景区监控平台以及全系统其他智慧平台,建成打通市县两级智慧文旅业务系统,适时接入省级智慧旅游平台,推动省、市、县三级智慧旅游平台、智能终端设备,联网并行,业务联动。二要充分运用行业运行大数据。开展《大规模人群分析预警系统》试点建设工作,加强对4A级以上景区运行情况的综合监测,争取每月出一期大数据分析报告,充分发挥文旅大数据对行业监管、决策分析及市场营销有效支撑。三要推进智能服务广覆盖。推进全市A级景区智慧化改造、提升工作,抓好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文化遗产展示、社区免费电子阅览、文艺作品数字展播平台等建设,着力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在线推送、智能监控等全覆盖和面向社会公众的线上服务。

四、加强项目创意工作,拓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

(一)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文化和旅游+”战略,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促进文化和旅游与工业融合,引导工业企业发展工业旅游,推动星峰集团工业遗址、坑口研学培训基地等工业游项目建设,打造煤炭工业游、火电工业游、钢铁工业游、岩盐工业游、铁锅工业游、陶瓷工业游、酿造工业游等观光线路,大力开发集游览、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促进文化和旅游与体育融合,开发以汽车拉力锦标赛、摩托攀爬赛等为代表的的赛事参观旅游项目,以山顶滑翔、水上运动为代表的等户外运动旅游项目;促进文化和旅游与康养融合,鼓励利用中医药、温泉、盐疗等康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建设恒大美食·温泉小镇、怡和康旅小镇、中国盐都盐湖度假小镇等一批康养小镇,鼓励医疗机构、企业开发特色疗养康复医疗、健康旅游项目;促进文化和旅游与教育融合,挖掘陶瓷、花瓷、剪纸、泥塑等非遗项目以及古镇、古村、古街等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游,认定一批研学基(营)地;促进文化和旅游与农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等旅游资源,打造鲁山县尧山花海、宝丰县康龙循环农业田园综合体、石板河旅游开发项目、天原山庄生态旅游项目、郏县绿水青山田园综合体文化产业项目、野生动物王国建设项目、姚庄水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舞钢市臧坪乡村旅游项目、誉森田园综合体项目等特色乡村旅游;传承红色基因,依托宝丰、郏县、鲁山、舞钢、叶县等地革命遗址,打造集培训、体验、实践于一体的红色研学、游学基地,发展红色革命遗址主题游;推动文化和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基于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旅游消费业态。

(二)扩大消费有效供给。鼓励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创新文化和旅游产品表现形式,重点升级陶瓷文化、曲艺文化、红色文化和魔术文化等相关产品;进一步完善文艺精品、演艺产品创作生产的扶持奖励机制,打造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原创精品。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文艺演出、非遗项目进景区,支持各类文艺院团、文旅企业采取合作、引进等方式推出具有消费潜力的演艺项目,推动《奇幻宝丰》、《马街书会》、《尧山传奇》等剧目从策划实施到面向游客定时定点演出,聘请国内知名导演根据我市人文历史等资源编创大型实景演出项目;支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个性化、时尚化文创产品,扩大购物消费,引导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文旅融合消费项目。依托各县(市、区)特色餐饮文化,打造特色美食品牌,推广旅游名小吃。

 

 

2020年7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