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文广旅函〔2022〕19号
  • 索引号
  • 114104000054525676/2022-00014
  • 发布日期
  • 2022-05-18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5-18 浏览次数: 浏览

尊敬的张超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我市历史名人文化景区,实现名人文化景区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鲁山县立足中国墨子文化之乡、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等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推进张良汉杰人文生态小镇、牛郎织女产业园等文旅项目建设;叶县依托叶公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叶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郏县张店村先后修建了红石古街、侯马亭、张良雕像、棋盘广场、村史馆、驯犬基地,重修了张良故里展览馆。重修了长达160米的永安寨墙,寨墙高5米,寨墙上铺设宽3米的景观廊道,还建起了穿越时空体验墙、水阵门、喊泉等景观,使张良故里焕发勃勃生机。然而,对于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关于做好历史名人文化整体规划的建议。每一个历史文化名人,其实就是一个时期的人文典范,就是一个领域的人文标志,张显的是一个地方的地理文化,传扬的是一个地方的人文性格、文化特色。也正是因为拥有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拥有了一批又一批文化名人,我市的历史才会呈现得如此精彩和丰厚,我市的文化才能在整个民族文化坐标上显现价值和意义。重视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挖掘和宣传,就是在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就是在保存和收藏历史文化记忆,从而更有价值有意义地建设地方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高度上,推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科学编制我市历史名人文化景区整体规划,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放在重中之重位置,让我市的历史名人景区提档升级,成为有影响力,知名度高的名人文化景区。

二、关于整合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建议。建立“历史文化名人数据库”,打破部门隔阂和壁垒,实现数据层面的共建共享。通过委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等,对包括历史文化名人在内的文化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类整理,建立检索和上传下载的制度,进一步夯实文化研究基础,不断丰富和拓展研究平台。如在名人雕塑、纪念馆园等处,设置二维码,扫描后获取数据库信息。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发挥优势,优化布局,重点提升现有历史名人文化景区,建设一批历史名人文化设施和历史名人文化纪念园区,修缮保护一批历史名人故居和遗址遗迹,规划一批历史名人文化发展项目,打造一批历史名人文化活动品牌,开发一批历史名人文化产业,设计历史名人文化景区旅游路线,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特色鲜明的名人文化建设体系。

三、加大历史名人文化景区宣传力度的建议。着力提高我市历史名人文化景区宣传推介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持续在我市历史名人文化景区举办主题活动,通过文章、声像、产品等形式,加大我市历史名人文化景区宣传力度。拍摄制作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专题影视作品,将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分别短视频艺术形象片,除了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推送,扩大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力,形成我市历史文化名人广泛的社会认知度,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和各地文旅局、研学机构、旅行社加强交流,形成内涵更加丰富的历史名人文化产品。

四、关于开发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化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加强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能够实现以“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对接。近年来,叶县、郏县、鲁山等地,充分依托特色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名人文化的时代价值,广泛传播名人文化精神,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文化在继承、创新、发展中迸发出了崭新的活力。下一步,我局将研究把特色产品、传统文化、历史名人等旅游元素结合起来,推动文旅融合、三产融合,探索乡村振兴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督促区县建立责任明确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挖掘、利用、传承历史名人文化工作作为引领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历史名人文化资源,赋予农产品以名人文化内涵,提高农产品文化品位。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文广旅局  2882563    联系人:臧宇航


 

20225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