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文广旅函〔2022〕29号
  • 索引号
  • 114104000054525676/2022-00024
  • 发布日期
  • 2022-04-29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23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4-29 浏览次数: 浏览

尊敬的吴会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我市陶瓷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商务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陶瓷工艺品生产文化企业,全市拥有陶瓷文化企业500多家,以生产花瓷、汝瓷、唐钧为主,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产、供、销相衔接的产业发展体系,从业人员约2万余人,年产量1000余万件(套),年产值近20亿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汝廷怀窑、徽汝汝窑、大宋宫廷汝瓷、圣诺陶瓷、大博瓷画等成为全国知名陶瓷文化企业。拥有宝丰汝窑博物馆、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汝州汝瓷博物馆等重要的汝瓷文化研究平台。汝州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华名窑·汝魁之乡”称号。郏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唐钧基地”称号。

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陶瓷文化产业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平顶山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重点文化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等近10个重要文件,建立了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去年,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市文化旅游大会,印发了《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今年3月,成立了市陶瓷产业协会。10月,市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旅康养城”战略,汝州、宝丰、郏县、鲁山等地也成立机构、出台政策,正在建设宝丰清凉寺汝窑古镇、宝丰汝瓷科技馆、汝州市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暨汝瓷小镇、鲁山花瓷特色小镇、郏县钧瓷创意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集“产、学、研、旅”为一体的“中国汝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宝丰县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汝瓷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扶持陶瓷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近些年,我市为大博瓷画、任氏瓷业等25家企业,争取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4000多万元。引导社会总投入24715.2万元,总预算资金的投入乘数为17.84,即政府每投入一份资金,可以带动17.84份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营业收入5384.86万元,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辐射作用。

实施陶瓷文化产业“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组织陶瓷文化企业参加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厦门文博会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赛事、活动300多家次,现场交易近100万,签约项目10余个,签约金额近30亿元;签约合作意向40余个,订单近1600余万元;荣获各类奖项400余项,其中,今年以来,就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等特等和金奖80

宝丰县、汝州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汝瓷之都”、“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汝瓷文化之乡”、 “中国汝窑古镇”等荣誉称号,宝丰汝瓷研究所被省文旅厅评为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全市拥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家,其中陶瓷文化企业占8家(郏县任氏瓷业责任有限公司、河南尧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汝州市宣和坊汝瓷有限公司、汝州市朱文立汝瓷艺术有限公司、汝州市玉涓汝窑有限公司、宝丰大博瓷画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河南省廷怀玉青白胎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弘宝汝瓷坊有限公司)、文化产业特色乡村6家(汝州市蟒川镇、郏县姚庄回族乡、宝丰县大营镇、汝州市温泉镇、宝丰县赵庄镇、郏县广阔天地乡),汝州市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汝瓷小镇)命名为第五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通过创建,为陶瓷文化产业发展争取到了品牌创建和政策支持,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

通过非遗传承人项目申报、企校战略合作、开展技能培训、举办赛事活动等途径,加强人才培育,壮大人才队伍。全市现有汝瓷、花瓷、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达2000余人其中,依托陶瓷文化培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2人,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余人,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艺大师、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等38人,省级大师60余人,突破传统定位,填补行业空白,创新产品种类,申请专利150余项,为汝瓷行业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近年来,80多件钧瓷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国际友人,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美术馆以及英、法等国博物馆收藏。去年,鲁山花瓷2件作品入选第五届金童象儿童电影周颁奖礼品。今年,汝瓷作品“泰平尊”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特许商品,7件汝瓷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2件汝瓷作品入选河南省2021年优秀外事礼品名录(占入选礼品比例的五分之一)。 

健全的陶瓷产业服务体系是推进陶瓷产业有效发展的有力保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一是大力发展互联网+。联合商务局组织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展示,物流配送的模式,为陶瓷产品市场打开一条新路。宝丰县成立北方瓷区·宝丰陶瓷电商直播基地,入驻企业和汝窑陶瓷大师共三百余家,汝瓷带货直播间已经在抖音发布800余条短视频,3000场抖音带货直播开播,创造的汝窑陶瓷类电商日均销售额突破一百万元,有力助推了汝瓷全产业链发展。二是推动陶瓷物流企业的发展。以现有主要物流企业为基础,推进一批专业陶瓷物流企业的建立和运营,针对陶瓷品易碎、难以运输的特点,创新流通业态;三是加强陶瓷行业协会建设。行业协会对陶瓷产业的发展起着自律作用,有助于陶瓷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对外学习交流,有助于规范陶瓷企业的行为,实现企业之间的公平、合理竞争。进一步引导陶瓷行业协会完善运行机制,使其发挥好传承、联谊、创新、发展的功能,为产业发展增光添彩;四是开展陶瓷集中展销活动。汝州市、宝丰县都尝试开展统一规划的汝瓷展销市场。宝丰县尝试开展汝瓷集销售、展示于一体的对外平台,其中宝丰县汝瓷展示馆位于宝丰文峰路和东四环交叉口,展示馆总面积2300余平方米,目前已正式营业。并计划在展示馆及其周围将建立一个固定的汝(陶)瓷交易市场,作为对外统一宣传推介的窗口。汝州市在蟒川镇建设的汝瓷小镇已初具规模,目前入驻企业已达30多家,汝瓷博物馆正在布展,即将对外开放,同时规划的汝(陶)瓷交易交易中心也正在招商中。郏县、鲁山等地也有规划的陶瓷交易市场。

提出的规划整合我市陶瓷产业的建议,我们完全同意您关于联合构建的建议,现行行政区划阻碍了汝窑文化生态传承与保护,宝丰清凉寺窑、汝州张公巷窑、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汝州东沟窑、汝州严和店窑等国宝级窑址相距不过几十里,但不同行政区域的企业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排斥,影响汝瓷文化传承与保护。我们建议由市政府成立管理机构,打破县域行政区划,构建整体的汝窑文化生态保护区,重新划定保护范围,出台统一政策,制定保护措施,建立总体保护机制,为汝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为做好汝瓷文化保护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平顶山市汝瓷文化保护条例》纳入立法规划,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市司法局、市文广旅局等部门组织法律专家拟对我市汝瓷文化保护进行立法调研,围绕保护条例制定的目的、意义、原则、汝瓷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汝瓷保护法制现状及不足、汝瓷文化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汝瓷文化保护的方式等进行调研,从法律层面探讨汝瓷文化的保护途径和保护方式。

我市汝瓷、唐钧、花瓷等陶瓷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产业规模与发展水平均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规划、整体保护、协同发展。我们目前正在开展设立保护机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规格规划打造的工作。汝窑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将为我市陶瓷产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文广旅局  2156696    联系人:牛  


 

20224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