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305/2018-00008
- 发布日期
- 2018-12-25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其他
- 服务对象
- 全社会
吴艳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提案收悉。经与规划管理局、发改委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城市公共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日益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一些新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市已经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当做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多方面积极推动公交优先发展,不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交出行需要,但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公交站牌缺失,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公交线路不断增多,由于资金紧张和人为破坏的原因,公交站亭站牌的确存在缺失的情况。市公交总公司现有公交站亭共计533座,站牌680个,而且每年都会针对站亭站牌缺失情况进行报审安装。2018年计划安装213处站亭站牌,目前,已完成新建联盟路、园林路、体育路、迎宾路、东环路、宏图路等路段站亭45处;新建简易站牌54处;改建建设路站亭27处;在建设路、中兴路等市区主干道新增智能电子站牌11处,共计137处,剩余站亭站牌计划在年底前安装到位。
今后会结合站亭站牌缺失情况,制定相应的安装、升级改造计划,尽可能完善站亭站牌等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广大市民的出行条件。
二、关于公交运力不足,票价较高的问题
(一)关于公交运力不足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公交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前,我市有公交车1020辆(合1252.6标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750台,占总数73.5%;空调车990台,占总数97.1%,拥有公交线路51条,另有夜班公交线路10条,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12.53标台/万人,符合公安部、建设部《2002年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总体方案》:100万以下人口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10标台以上的标准。
此外,为积极回应广大市民对公交出行的新要求、新期待,市公交总公司每周都有一个车辆调度汇总,随时根据客流情况对车辆运营作出调整,提高公交线网覆盖密度,并通过GPS智能调度进行运力配备,基本实现了各站点“高峰时段不留客、高峰时段一车清”,为广大市民和八方来客的公交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必将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关于票价较高的问题
公共交通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项公共事业,但就目前而言,它还不是一项公共福利,而且一种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行为。其运营成本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市民出行和流动人口的多寡,还与当地财政的支持力度有关。公交票价的核准,是由当地政府根据其运营成本,兼顾比价关系,在充分考虑财政收支状况、群众承受能力,又能实现公交运营良性循环为基本前提的。因此,公交票价是多方利益的共同体现和多维平衡。
目前,我市现行的公交票价是:空调车票价每人次2元(持公交IC卡1.6元);普通公交车每人次1元(持公交IC卡0.9元)。对少年儿童、中小学生、现役军人、老年人等按政策实行减免优惠。我市的公交票价暂无调整时限。
我市公交票价不仅与当地流动人口、运营效益、财力大小有关,也在一定程序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长远看,也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如北京市公交票价已经于2014年12月28日上调(采取分段计量,6站以内起步价2元);安徽省芜湖市公交票价空调车2元,普通车1元;合肥市票价自2018年6月1日起实行一票制2元;我省商丘市公交均为2元。我省其它地市也在陆续启动公交票价调整方案。目前来看,我市的票价是适中的,即空调车2元,普通车1元(含12路、43路)。
下一步,市政府将在财力允许情况下,持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和政策倾斜支持力度,为降低票价、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打下基础,同时,继续推进公交成本规制改革,竭力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压缩成本,积极推出加大公交IC卡发行力度、适度扩大公交IC卡充值优惠幅度、并拓展多种电子扫码支付等乘车优惠政策,让市民享受更多实惠。
三、关于快速公交发展滞后的问题
目前,我市没有BRT线路,只有大站快车。大站快车是在我市没有BRT线路的情况下,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并借鉴外地市成功经验,为满足不同乘客群体需要,对公交运营方式的有效探索,是拓宽公交经营渠道的尝试,目前运行效果较好,受到社会好评,是公交服务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大站快车直达运营方式的优势:一是提高了公交运力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是点对点直达,节省了运行时间,相当于是增加了公交运力资源;二是满足了不同乘客群体的需求,节省了点对点直达乘客群体的乘车时间;三是减轻道路资源占用和汽车尾气排放,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做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部分市民不了解公交运营方式,认为是线路班次减少了,而不知市公交总公司这种新型公交运营方式是在充分保证高峰时段线路正常营运、保证线路承诺发车间隔的前提下开展的有益探索,是用10.5%的运力在短时间内运送日客运量15%的乘客,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公交运力效能,方便乘客出行。
四、关于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的问题
(一)合理布局和加快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议
随着我市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公交线路也在进行优化调整,公交线网覆盖面进一步增加,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公交快线、干线、支线相结合的公交运营网络。市公交总公司将以《平顶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0年—2020年)和《平顶山市公共交通规划》为指导,努力构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公交线网规划,打造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环保的公共交通通行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二)对全市公交线路进行普查,使公交站牌、候车亭、港湾满足发展需要的建议
市公交总公司已安排专人对我市公交站牌及线路信息进行全面普查,并对全市的公交站牌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更换。目前,建设路段正在进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改造,市公交总公司在改造后的公交站台上安装新式站亭,新的灯箱式站牌也正在逐步安装,计划未来一年内完成全市公交站牌及信息的更新完善工作。
(三)新建、改扩建道路应配套建设公交站台、站牌、港湾式停靠站,并预先建设供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议
市交通、住建、规划等多个部门反复协调在新建或改建道路时配套建设公交站台、站牌、港湾式停靠站事宜。目前,建设路、平宝大道、新新路、湛北路西延、湛河南路西延等路段均已配套建设公交港湾,市公交总公司将结合客流量等信息适时调整或增加公交线路,并完善公交站亭、站牌等配套设施。
(四)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纳入市财政年度投资计划的建议
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相关政策,公交的场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财政投资预算。目前,市财政已将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纳入市财政年度投资计划。
五、关于科学优化公交线网覆盖的问题
为使我市的公交站点的设置更加人性化、规范化,进一步优化公交路网规划,扩大公交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广大市民的出行环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2018年上半年,市规划局委托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市区全部公交站点位置进行规划,此举将会使我市的公交站点设置更趋合理;二是每年都邀请河南城建学院的专家、学者牵头,组织人员通过对我市的新、老城区及新建入住的居民小区公交客流走向、客流出行需求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公交线网布局、优化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综合日常市长热线、网民留言及公交热线整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实施,确保公交线网布局、站点设置更趋合理。
六、关于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的问题
2018年上半年,我市在新城区未来路设置了3.7公里的公交专用道,时间节点为早上7点至9点,晚上17点至19点。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对于鼓励使用公交出行方式,优化使用有限的道路资源,缓解交通拥挤具有重要的意义,此举填补了我市公交专用道的空白,也对我市后续公交专用道的设置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下一步,市交通、规划、交警、住建等部门将加大调研力度,尽快在符合条件的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快速通过能力,提高车辆准点率、覆盖率和运行效率。
七、关于完善票价补贴补偿制度的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交事业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公交车更新、公交场站等配套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交运力显著增加,市民乘车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同时,相继出台《平顶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实施意见》、《平顶山市公共交通2015-2020规划》等政策,强力助推公交事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2016年9月出台《平顶山市城市公交成本规制实施办法(试行)》,为完善公交亏损补贴、公交成本核算提供了标准规范。
八、关于深入推进智能化建设的问题
我市非常注重公交智能化的建设和发展,已利用掌上公交APP、智能调度室、智能电子站牌等方式将智能化运用到站点查询、车辆调度、移动支付、站牌信息更新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比较先进的。
(一)IC卡系统方面。平顶山市公交 “智慧公交全支付”项目于2017年9月22日正式上线,为顾客提供鹰城一卡通APP、云账户、云卡、云码、云车载、云支付系统等服务,实现平顶山公交移动支付功能。2018年4月,实现银行卡云闪付刷乘公交车。目前,市公交总公司正在与支付宝支付方面洽谈合作,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覆盖我市公交,微信支付也在计划当中。
(二)“掌上公交”方面。目前,已开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实时公交查询渠道,市民可通过以上方式实时查询换乘方式、公交车辆位置及站点信息。对于车辆位置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我们将对掌上公交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修复信息不准确、线路不符等相关问题,进一步为市民提供便利。
(三)公交智能调度方面。市区公交车,全部具备车辆远程实时监控、超速报警和轨迹回放等功能。下一步,我们将适时升级智能调度系统向行业前沿靠拢。
(四)公交大数据方面。传统公交车不准点、乘车拥挤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民的出行体验。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线路存在问题,通过大数据进行线路优化,根据客流情况安排运力,减少乘客等待时间,提高准点率,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公交服务,将为政府提升交通治理能力、缓解城市交通资源压力提供新途径。我市正在该方面积极探索,研究可行性及实现方式。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并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共同促进平顶山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2018年12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