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市监文〔2022〕23号
- 索引号
- 00545225x/2022-00010
- 发布日期
- 2022-10-08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对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
第336号提案的答复
娄洪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收到提案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认真学习提案内容,一致认为娄委员针对如何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如何行之有效的进行监管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实地考察,经与市教育体育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中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为了守好不发生食品安全时间底线,做了大量工作:
(一)加强监督检查。
每年春秋季开学季,我局都组织各县(市、区)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行动,从食品安全制度建设、食材采购、查验及索证索票、存储、加工制作、分餐、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培训多个环节进行重点查看,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另外我局和教体局都要求学校严格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每餐次都进行陪餐并做好陪餐记录。以2022年春季为例,共检查学校食堂2702家次,下达责令整改书189份,行政立案8起。
(二)督促学校定期自查。
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我局重点督促学校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按照《关于贯彻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一步推进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自查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及自查自评表,每周对学校食堂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留存记录。
(三)加强宣传培训。
我局和市教体局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微信公众号、报纸等途径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讲解有关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健康饮食等相关知识,提升其食品安全及个人卫生意识。 针对学校食堂相关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我局要求其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并做好培训记录。另外,我局在餐饮从业人员中推广安装“豫食考核”手机APP,方便其进行线上自我学习及考核,目前我市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基本全部安装。
(四)推行“6S”规范化管理。
为了提升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及规范化管理水平,我局在学校食堂大力推行“6S”规范化管理,要求学校食堂按照不同加工环节合理布局,每个功能间或功能区要划分责任人,各设施设备及公用具要利用定位线等实施定点定位管理,刀具、案板、毛巾等要实施色标管理,生熟荤素分开使用,冰箱、库房食材都要入盒上架,食材清洗水池要区分植物性、动物性、水产品,不能与洗碗池、工用具清洗池混用。通过科学划分功能场所和区域,合理确定工用具和其他物品的摆放位置,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营造学校食堂清洁规范有序的加工环境。
(五)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
为了提升社会共治合力,让每一位家长、师生都能随时查看学校餐饮制作过程,我局大力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要求学校在食堂各个操作间安装摄像头并对接上传“舌尖安全网”,任何人都能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舌尖安全网”查看后厨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目前我市学校(含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安装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提案中有关营养健康的问题
2019年教育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出台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要配备有资质的专职或聘任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依据相关技术指南和标准,鼓励使用膳食分析平台或软件,编制并公布每周带量食谱。学生餐应做到品种多样、营养均衡,搭配多种新鲜蔬菜和适量鱼禽肉蛋奶。学校食堂应定期听取用餐人员意见,保证菜品、主食质量,丰富不同规格。合理加工、烹饪学生餐,减盐、减油、减糖,少用煎、炸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烹调方式。
国家对学生餐的要求已经从吃的安全向吃的营养健康转变,从我局和教体局检查情况看,目前我市部分学校及幼儿园已经配备了营养师等专业人员,能够做到公布每周带量食谱,营养均衡,还有部分县区、乡镇学校等因为资金困难没有普及。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立足工作职能,加强与教育、卫健等部门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联合检查,督促学校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管理水平,为促进我市学生健康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