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5x/2023-00001
  • 发布日期
  • 2023-01-06
  • 主题分类
  • 价格监督执法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23年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1-06 浏览次数:548 浏览

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做好2023年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示范区、高新区分局,市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春节期间各项工作十分重要。全市场监管系统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维护市场秩序、提振市场信心,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根据《中共平顶山市委办公室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问有关工作的通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 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药品监管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保障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认真做好重点机构、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着力加强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价格监管,严厉查处哄抬价格、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强化非医用口罩、儿童口罩等涉疫用品(物资)质量抽查和监管执法,严厉打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严格落实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要求,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突出问题。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引导干部职工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打造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充分发挥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作用,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加大包保督导频次和力度,强化与监管工作的贯通协同,实现精准防控风险,切实保障节令食品安全。围绕节日市场消费量大、消费者投诉举报多的重点节令食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开展食品企业监督检查和热销食品专项监督抽检,重点督促复工复产企业全面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加强反食品浪费监督检查。以节日特色食品、畜禽肉类、时令果蔬、水产品以及米面油等大宗消费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大型商超、餐馆、旅游景区、车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为重点场所,网络食品经营等为重点业态,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销售过期、腐败变质、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严厉查处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渔获物违法行为。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重点督促指导提供婚宴、年夜饭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原料采购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做好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切实落实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决贯彻国家总局和省局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立即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详细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开展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对涉疫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过我们对涉疫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和价格的监管,树立起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权威和形象。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药品安全事件易发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和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巩固拓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要加强对高风险、关注度高、量大面广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监测,坚持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切实把安全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防范和有效杜绝群体性危害事件的发生。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做好药品安全案件查办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配合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行为,加大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问题产品立即进行处理,对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特种设备按要求进行检验、使用登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杜绝违法使用、违章操作。督促相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供热锅炉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锅炉燃烧器、安全附件的情况,严禁锅炉带病运行。督促相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供气供暖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开展全面检查维护和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隐患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保障民生用气用暖特种设备安全。督促相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电梯、滑雪场客运索道、游乐园大型游乐设施和旅游景区、游乐场所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隐患排查治理和检查维护,做好冬季大风、冻雨、酷寒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应急准备,保障人民群众节日旅游游乐安全。

、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紧盯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车载罐体、电线电缆、建筑用钢筋、水泥、燃气用灶管阀及燃气泄漏报警器、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和充电器、烟花爆竹等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避免因质量安全问题导致公共安全事件。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冬季取暖产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做好质量安全民生保障。

、加强价格、不正当竞争、直销传销、广告等监管执法。重点关注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当地居民节日消费特色商品的线上线下市场价格,严肃查处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密切关注酒店、旅游、餐饮行业消费复苏情况,规范景区、餐饮、住宿、娱乐、停车等环节价格秩序,指导经营者做好明码标价、收费公示工作,严肃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防止出现“天价”事件。持续加强高端白酒等高档礼品及煤炭、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监管,强化价格监测和预警分析。聚焦日常消费品等重要民生商品,以及互联网等重要领域,严厉打击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规范直销、打击传销工作力度,严禁在直销活动中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严防传销回流反弹。围绕医疗(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教育培训、金融理财等重点领域,加强广告监管执法,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加大电子电器、服装鞋帽、儿童玩具等节日热销产品的执法力度,强化商品过度包装综合治理,及时处理短斤缺两计量投诉,依法查处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快速处置消费者诉求。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教育,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火灾、盗窃、泄密等各种事故发生。要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确保事故处置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措施有力、保障到位。要提高全员反恐意识,加强危险品管理,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尤其要对各级检验机构存放的剧毒药品、生化物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保管进行严格安全检查,严防丢失被盗、流入社会危害安全。

、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源头治理措施和多元化解机制,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单位(村、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排查、妥善解决市场监管领域和重点群体、特定利益群体矛盾纠纷。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开展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接尽接、应谈尽谈,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隐患解决在萌芽,坚决防止出现赴省集体访和赴京上访事件。

、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协同发力。不断增强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各级党组织要以“节点”为“考点”,切实扛起抓纪律作风的政治责任,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带好队伍,严格家教家风。倡导勤俭文明过节的良好社会风尚,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反对铺张奢侈浪费,摒弃婚丧嫁娶陋习。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同志,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纪委监委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者福利、公车私用等问题加强监督,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从严从重处置。大力纠治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纠治岁末年初以总结部署工作等名义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加强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加大明察暗访和督促检查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行风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做好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工作。严格落实三级值班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等制度,严格落实值班工作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必须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具有应急处置职能的相关室(单位)保持随时待命,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发生各类重大紧急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妥善应对处置,坚决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舆情工作值班值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2023年1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