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5x/2023-00005
  • 发布日期
  • 2023-04-21
  • 主题分类
  • 广告监管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2023年全市广告监管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3-04-21 浏览次数: 浏览

2023年,全市广告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广告监管职能作用,聚焦导向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扎实推进广告监管规范化、制度化、智能化。重点做好以下十二项工作。

一、始终保持广告导向监管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引领作用,牢牢把控广告宣传政治导向,广泛宣传广告法律法规,在“七一”、国庆、“双11"等重要时间节点,召开行政指导会,不断增强相关市场主体广告导向合规意识,严厉查处涉导向、政治敏感性问题以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违法广告,尤其是借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严肃政治议题等开展商业营销炒作、损害国家尊严的广告违法行为。同时,推进商业营销宣传全过程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引导广告行业自觉远离低俗、媚俗、庸俗的商业营销宣传,一以贯之确保广告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二、配合做好集中整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开展整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省市纪委监委今年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地要提升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挚情怀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充分认识整治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密结合当地广告监管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好此次集中整治中涉及广告的相关工作。要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明确目标、细化措施、抓好落实,严肃查处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虚假违法广告,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三、巩固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治理工作成效。各地要在去年专项治理工作基础上,全面总结专项治理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医疗美容行业监管规则。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行业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打击力度,持续助力医美行业健康发展。

四、开展“神医”“神药”等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训、金融等民生重点领域违法广告监管力度,下大力气对虚假违法广告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出重拳、下重手,严厉打击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着力清除违法广告乱象。公开曝光典型违法广告案件,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有力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五、开展互联网企业“学规章、强规范、促发展”活动。《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将于51日正式实施。各地要对辖区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展集中宣讲,督促企业尽快熟悉新修订规章相关规定,依据最新要求,完善内部广告审核制度规范,加强内部巡查机制协调运行,推动相关企业加强对公众号营销内容的审核把关,提高遵法守法意识和能力。以公众号、短视频广告治理为切入口,加强广告监测监管协同贯通,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利用公众号、短视频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件。

六、发挥好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协同各成员单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期间意识形态安全,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广告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优势,做到信息共享、联合会商、联合办案,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监管、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七、切实加大广告案件查办力度。牢固树立广告监管第一责任意识,监管的重要体现就是执法办案。各地要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注意研究解决超期办案和压案缓办的问题,杜绝以停代罚、大案小办、小案不办的问题。要加强举报投诉、监测发现线索的核查,提高案件转化率。市局今年将组织开展广告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加强对各地广告案件办理情况的交流和指导。建立重大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对跨区域的重大案件进行统一调度、督导督办,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要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发挥信用监管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健全部门间广告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八、做好《广告产业规划(20232025)》的推进实施工作。各地要对标对表规划目标和任务,结合当地广告产业发展实际,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扎实推动广告产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等重点任务和重大行动落实落地。要充分结合我市经济规模和优势产业,有效发挥广告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

九、开展公益广告振兴行动。持续完善促进公益广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参与市场监管文化建设,大力推动优秀公益广告作品传播,支持各地开展公益广告大赛和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广告行业积极创作发布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自觉抑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广告作品。

十、继续做好广告业统计工作。提高广告业统计填报工作的效率,在保障数据真实的基础上,确保辖区内广告市场主体的广告业填报工作的完成率。利用好、发挥好现有工作基础,开展广告产业调查,全面摸清产业底数,优化广告业统计样本,及时掌握产业最新动态。

十一、持续完善广告监测体制机制。突出监测重点,提高监测效能,推进广告监测平台系统建设,完善平台系统功能,推动传统媒体、互联网广告监测线索一个平台派发。各地要严格落实属地监测监管责任,统筹好辖区内各类媒体媒介广告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到位、监管到位。

十二、提升广大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市局今年将在适当时机组织广告监管培训班,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广告监管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和专业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