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25x/2021-00049
  • 发布日期
  • 2021-12-25
  • 主题分类
  • 知识产权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12-25 浏览次数: 浏览

平顶山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和《平顶山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十四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将重要可量化具体工作目标和完成时效给予明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我省“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坚持平顶山市“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做优做强县域主导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与平煤神马集团联手谋划豫西南工业长廊,构建许昌襄城-平顶山-南阳方城一条空间高度聚合、上下游紧密衔接、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先进材料产业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实现鹰城更加出彩、促进中部崛起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目标

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方面

(一)专利工作

2021年,专利申请量增长10%;在企事业单位中,创建市级专利试点企业、培育企业和示范企业10家以上。

2023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件,工业企业获授权的专利数增长10%,全市企业拥有高价值的专利数量比2021年增长10%以上。

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5件,工业园区90%以上企业拥有专利,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和骨干企业拥有专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以上。

(二)商标工作

注册商标、驰名商标年均增长率为10%以上,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占申请总量的15%左右。部分老字号商标争创驰名商标。到2025年,有效商标注册量达5万件,驰名商标12件,地理标志商标10件,地理标志产品15个。建成1-3个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实施项目,5个省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实施项目。

(三)版权工作

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在城区内的主要经营场所正版占有率不断提高,力争达到100%。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经营网络的信息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版权行政执法和社会监督的水平不断提高,出版物市场经营走上规范、有序和繁荣的轨道。

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方面

(一)知识产权效益转化权质押融2021年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持续增长,年均专利质押融资超增长20%,2025年达到3亿元。

(二)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运用和专利成果产出。发挥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舞钢公司等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科技型领军企业。强化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培育,形成“雏鹰—瞪羚—领军”和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高精尖企业集群。2025年,培育一批产值过10亿、利税过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形成部分新兴产业群。

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方面

(一)政府职能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做到“有需必到、有告必查、有假必打”。切实保障各类原创品牌和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通过品牌开发和营销获得高附加值效益。提高执法队伍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深化跨部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和跨地区协作执法机制,节约执法成本,提高办案效率。

(二)健全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023年前设立知识产权仲裁机构2家、知识产权调解组织5家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动完善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机制。

(三)围绕我市中国尼龙城重大项目建设布局,申报知识产权快维中心,畅通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100%全覆盖。

(四)推动建立战略区知识产权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域内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等多种方式提升自我维权能立和水平。

知识产权高效能管理方面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重要科技创新项目和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技术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构建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完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励机制,鼓励域内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重大成果转化。

将知识产权人才纳入“招才引智”计划范畴及省人才分类目录,并列入平顶山市紧缺人才范畴。选拔培训一批知识产权创业导师,加强青年创新创业指导。

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方面

   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高校、行业组织等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宣传推广和能力培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资源传播利用效能。

 三、具体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领导机制,联席会责任单位要制定年度推进计划、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推动规划的贯彻落实。

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知识产权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建立以知识产权质量和转化绩效为目标的财政资金导向体系,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各类金融资本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事业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

强化考核评估建立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定期编制、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发展报告,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重点,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相关附件:平知战联办〔2021〕4号平顶山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 〔2021-2025〕.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