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95/2023-00009
  • 发布日期
  • 2023-05-27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全力以赴提高我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能力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5-27 浏览次数:34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99号
提案者
陈鸿鹄
标题
关于全力以赴提高我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能力的提案
提案内容

国家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措施出台后,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尤其是老年人群急剧增加,市面上又买不来对症治疗的药品,一时之间涌向了各级医院,就诊者人满为患。建议我市各地、各部门要认清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预判疫情变化趋势,全面做好平稳渡峰的充分准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为此建议:

 一、加快定点医院重症床位和亚定点医院监护床位、二级以上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重症床位扩容建设,启用大型运动场馆、方舱医院床位,利用核酸检测小屋发放群众急需、紧缺的非处方类中西医易操作见效快的药品,着力提升县级医院的救治能力和乡镇卫生机构接诊转诊能力,利用互联网医院及省远程医疗平台等开展线上门诊服务。

二、加快充实医务队伍力量,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爱护。高度重视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构建全面系统的心理培训政策体系,科学疏导,鼓励自我增能,夯实心理防线。研究制定补助相对增长政策,适当发放工作补助,逐步提高待遇,加大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进行宣传,增强社会认同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凝聚起决胜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强大红色力量。

三、要全力以赴提高防控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全力推进企业达产增产,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原材料采购供应、用工、场地、融资贷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强化采购供应,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精准有序做好组织调度,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居家患者、养老院等重点单位和人群医疗物资供应。加强科普宣传,引导群众按需购药、科学用药、有序就医。同时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规范流通秩序。

四、要全力以赴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强化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防控,对老年人、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行台账管理,继续落实好养老机构、福利机构、母婴保健机构、康复机构等8类特殊场所以及学校、重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防疫管理,全力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进度。

五、加强农村地区健康服务,确保农村地区防控形势整体平稳。做好春节春运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引导群众返乡,强化宣传引导文明过春节,戴口罩、不聚集。抓住关键点,“防治结合,重在防”,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正落实到位,做实基本服务。解决农村医保报销难题,实现县域内县域外全部一站式结算。

六、要全力以赴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及时发布就医用药等指引和最新政策信息,全力保障水电油气运等重点公共服务部门、保供企业和物流等重点行业重点岗位正常运转,保障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不停工、不停产、不停业,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振群众抗击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信心。

承办单位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陈鸿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全力以赴提高我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能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平顶山市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的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做好医疗资源储备、发热及重症病人救治和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工作,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做好应对疫情感染高峰冲击的各项准备,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市55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按要求设置了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最高开放床位30162张;排查管理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64.5万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作用,为出院患者或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以及孕产妇、新生儿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未出现医疗资源严重挤兑的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按照工作有关要求积极采取多种途径,根据现有情况,持续提升我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能力。

一是加强发热门诊设置和扩容。强力推进发热门诊的设置和扩容工作,督促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按要求设置了发热门诊,配备充足医疗力量,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应扩尽扩、应充尽充”。鼓励各地利用自身优势,将核酸小屋改造为发热诊室、便民诊室,方便发热患者就医。

二是加强医院医疗资源储备。持续加大二级及以上医院床位、设备、人员等医疗资源储备,通过增设呼吸科病区、增加床位等方式,保证患者应收尽收;加快重症监护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建设,确保各重症监护单元和可转换ICU床位随时可用。督促各医院机构充实重症救治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升其他专科ICU医务人员综合救治能力,开展相关专业医师重症医学专业培训,促进建立重症救治理念和熟悉重症救治技术,做好重症医学力量储备。

三是加强基层诊疗服务保障。要求县(区)卫健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专职专责专人管理,统筹相关医疗器械设备、药物药品、抗原检测试剂、氧疗设备等物资配置和人员及时到位,强化基层诊疗能力保障,达到发热病人诊疗应接尽接服务能力。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把偏僻乡村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脆弱人群保障作为重中之重,乡镇党员干部、驻村干部、志愿者分片包保、上门服务,全力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依托已经形成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所有城市三级医院分区包片,和县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要求城市三级医院和县医院24小时连通远程医疗服务。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巡回和巡诊力度,早期发现重点人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确保能够及时送医就诊。建立城市和县域之间支援和转诊机制及绿色通道,确保农村的重症患者能够及时转诊、收治。

四是持续推进疫苗接种保障。要求各县(市、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高度重视并统筹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要加强对辖区内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接种工作的宣传措施,重点宣传加强免疫接种的目的意义,积极引导目标人群主动接种,特别要引导提升老年人群的接种率。并在保持定点救治机制、院前急救、培训考核等机制及专家团队不变的情况下,持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

五是大力推进互联网诊疗。组织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健康鹰城官微”和其他现有互联网医院平台,为发热患者、慢性病患者等提供线上诊疗、健康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药品第三方机构配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功能,鼓励医疗机构通过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互联网诊疗等模式,有效解决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诊疗问题,解决做好线上就诊指导和慢性病复诊等工作。

六是加强储备药品动态调整。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对接,统筹全市各医疗机构动态调整药品库存,精准调整药品储备清单,储备药品剂型涵盖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通过静态储备和动态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药品供应能力,特别是抗新冠病毒药物、退热药物等。

七是加强关爱医护人员。持续加大医疗机构投入,强化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关注,加强一线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消杀物资的保障供应,做好医务人员的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关注一线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科学排班轮班和调休补休,动态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尽量减少或避免连续长期工作。落实激励保障政策,持续保持医疗队伍整体战斗力。

八是加强普及健康理念。注重加强宣传引导,科学精准解读政策,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病毒特性,理性对待疫情防控措施的动态调整变化,持续强化个人防护意识,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3年5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