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让人们对疾病预防有了更深的认识,马上春季开学,家长对孩子安全的担忧更凸显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校医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校医是具备医疗卫生常识,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人员,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校医肩负着学校传染病监控、健康教育、学生体质监测、心里健康疏导、食品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任务,对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学校必须按照学生人数的600∶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保健教师。因此,校医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核心,校医队伍建设必须加强。
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三年疫情的警示和我市校医队伍建设的严重滞后。为迎接双基验收,目前,我市各中小学都成立了简易卫生保健室,但均没有配备校医务人员,保健老师也是由本校老师临时兼职,兼职的保健老师没有受过任何专业培训。因此,卫生保健室就成了一个摆设,安全隐患大。二是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常识也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三是从社会管理角度讲,学校卫生工作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学校安全教育、教学秩序乃至社会的稳定。
建议:1、落实人员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条例规定,按600:1的比例配足校医。学生人数达不到600人的学校,中小学校合并安排一名校医。
2、多渠道解决人员紧缺问题。一是按照属地原则,政府牵头,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协商,可赋予社区医生校医职责,制定相关制度,并拿出一定的奖励补助资金,落实此工作。二是教育部门协调人事部门、编办给学校核定校医编制,从医科院校招考,经过考试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担当校医工作。同时,按事业编制落实好所招校医的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