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87/2023-00028
  • 发布日期
  • 2023-04-28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其他
  • 服务对象
  • 全社会
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4-28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312号
提案者
贺桂平
标题
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的提案
提案内容

后疫情时代让人们对疾病预防有了更深的认识,马上春季开学,家长对孩子安全的担忧更凸显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校医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校医是具备医疗卫生常识,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人员,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校医肩负着学校传染病监控、健康教育、学生体质监测、心里健康疏导、食品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任务,对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学校必须按照学生人数的600∶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保健教师。因此,校医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核心,校医队伍建设必须加强。

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三年疫情的警示和我市校医队伍建设的严重滞后。为迎接双基验收,目前,我市各中小学都成立了简易卫生保健室,但均没有配备校医务人员,保健老师也是由本校老师临时兼职,兼职的保健老师没有受过任何专业培训。因此,卫生保健室就成了一个摆设,安全隐患大。二是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常识也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三是从社会管理角度讲,学校卫生工作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学校安全教育、教学秩序乃至社会的稳定。

建议:1、落实人员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条例规定,按600:1的比例配足校医。学生人数达不到600人的学校,中小学校合并安排一名校医。

2、多渠道解决人员紧缺问题。一是按照属地原则,政府牵头,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协商,可赋予社区医生校医职责,制定相关制度,并拿出一定的奖励补助资金,落实此工作。二是教育部门协调人事部门、编办给学校核定校医编制,从医科院校招考,经过考试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担当校医工作。同时,按事业编制落实好所招校医的相关待遇。


承办单位
市教育体育局主办、市卫健委协办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贺桂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卫健委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平顶山市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心,您结合实际对少儿健康成长提出了工作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少年儿童的健康更是关系着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强调,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执行者,肩负着学校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学生体质监测、食品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任务,对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和学生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市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情况

2021年以来,我市教体系统和卫健系统全面合作,由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一校一院、多校一院、属地就近”原则,从医疗卫生机构选聘健康副校长或派驻校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医校合作,共同推进学校卫生健康工作。但由于健康副校长和派驻校医均有医疗卫生机构本职工作,学校卫生工作始终是要依靠专职学校卫生工作人员来落实。

然而我市学校卫生队伍建设远远不足。同时,学校卫生人员缺少相关资质。根据卫生室建设要求,校医因缺少相关资质,卫生部门不予批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很多中小学校至今没有标准化卫生室,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您提案中提及的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的建议,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下一步市教体部门将会同卫健、人社等部门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当前校医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加快建成卫生人才各阶段培养培训体系。依据《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医教协同,建立完善校医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改革医学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适应校医行业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校医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因地制宜统筹建立起中小学卫生与健康专业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强培训配套设施建设,如急救模拟室等重点功能场所,实现校医更加优质的继续教育。科学设置培训科目和内容,如将学校晨午检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学校卫生管理、健康教育教学等作为常规知识学习,将基本急救知识、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控与处置等作为重点技能培训科目,严格培训考核要求,过关发证。

(二)校医“招不来,留不住”,做好待遇晋升政策保障。“招不来”的原因是没有对口的专业培养渠道,高校设置校医对口专业培养,将是向中小学校输送专业校医人才的重要途径。“留不住”的原因是待遇和晋升两不靠。教体系统教师有教学课时费和相应的职称晋升机制,卫生系统医务人员有医疗卫生津贴和相应的职称晋升政策,而校医不但授课,同时有接触传染病学生情况,但课时费、医疗卫生津贴和职称晋升都处于两难境地。因此为了“招的来,留的住”校医,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争取政府支持,协调卫健、人社等各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完善中小学校校医编制核定、薪酬保障和晋升评价等体系,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3年4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