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积极推进“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但总的来看,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硬件配置薄弱,网络资源覆盖率低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全市师生需要。特别是前期受疫情影响,师生居家网课学习,很多农村学校和农村师生群体受技术条件制约,教育网络覆盖面小、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少、教育终端接入率低,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提案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认真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使用上级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大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切实加快我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步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学校的“全覆盖”。
二是进一步统筹推进项目规划。对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重点配置,确保达到师机比1:1,小学生机比10:1、初中8;1,到2025年,每个乡镇有一个电子录播教室,每所标准化学校有一个计算机教室,每间教室有一个触摸式“智慧黑板”。
三是进一步整合教育网络资源。教育信息化离不开运营商提供庞大的网络端,各学校网络端口缺乏整合,使用及运营成本较大。建议全市加大教育网络资源的整合力度,统一网络端口,及时督促运营商为全市各学校提供价格最低、服务最优、质量最好的网端服务,确保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设备正常使用,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有足够的信息端口,计算机教室上课保证一人一机。
四是构建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平顶山市“教育城域网”“教育资源库”“教育大数据中心”,开发适合我市生源、学情和教材体系的数字资源,支持学生自主高效学习。开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系统,支持学生自我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学习。为教师提供智能化备授课工具、丰富易用的数字资源和即时性学情分析数据,保障教师因材施教。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数字化管理工具和数据支持,协助归集问题、调配资源,提高教育治理效能。为家长提供学生学习及成长发展数据,建立交互环境,服务家校沟通。开发全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系统,为英语口语测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