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95/2023-00006
  • 发布日期
  • 2023-04-06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构建我市中医中药产业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04-06 浏览次数: 浏览
建议号
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7 号
建议人
陈喜亮
标题
关于构建我市中医中药产业链的建议
建议内容

随着社会发展,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健康中国战 略深入人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相继印发《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 景目标纲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文件,把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定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 容,振兴中医药,发展好中医药的优势,开启新时代健康中国 战略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新篇章。2022年12月5日,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 件,明确了中医药加快信息化建设,激发中医药行业新发展活 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我省南阳方城县丹参(裕丹参)是我省十大药材种植基地之一,方城丹参(裕丹参)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方城丹参(裕丹参)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产生了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 

建议: 加快我市中医中药发展规划建设,构建我市中医中药产业 链,推进我市中医药经济发展。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思想为引领,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中医中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 实。通过市委、市政府主导,在市卫健委设中医药管理局 (科),合理配置人员力量,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二、出台我市医疗机构加强对中医中药临床推广应用激励 措施。市政府主导,市卫健委和市医保局结合,出台促进中药临床推广应用的激励措施,鼓励医疗机构、中医馆等支持本土中药材发展。 

三、开展调研、科研,进行生产、推广,形成我市中医中药产业链。在市中医药管理局(科)领导下,开展全市产地、药材摸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本土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中医药 大学和中医医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找到适合本地生产,疗效确切的适合量产的中药材,通过本地中药生产企业或招商引进国 内知名中医药生产企业如步长制药、太极集团、鲁南制药、扬子江药业等投资我市,形成中药产业,通过产业促进中药材种 植,形成中药产-供-销产业链。

四、建立中药产业化基地,完善壮大中医药产业链。借鉴 方城裕丹参产业发展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品种开发、市场开 拓、品牌创造、金融支持,加强中药种植的扶持和引导,培育更多的亿元级饮片、颗粒剂、中成药大品种,引进和培育中医 药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集群,建立包括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 药研发成果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中药材种植基地、中 药材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商贸等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

承办单位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陈喜亮代表:

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我市中医中药产业链”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医保局、市工信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中医药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丰厚,中医药资源丰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我市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医医疗、教育、科研体系基本完善,服务总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中医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还存在规模不大、链条不完整、扶持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我市先后出台了《平顶山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20-2030年)》和《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各级政府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和中医中药统筹发展的组织领导体制与工作推进机制,完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成立市、县(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中医中药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调与沟通,研究解决中医药发展重大问题。强化我市中医药事业的顶层设计,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加强同市医保局的沟通,动态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加大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支持力度,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价格,引导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提高医保在“治未病”健康管理领域的报销比例,将更多中药及中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支付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中医康养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更多应用广泛、疗效明确、品质可靠、价格适宜的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推荐纳入医保,及时上调部分收费明显偏低的中医诊疗服务项目价格。

三是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推动中药材集中种植,在全市建设一批特色中药材示范园区,建成1—2个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园区。鼓励支持中药加工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我市目前打造叶县艾草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艾草种植、艾制品生产加工、中药材加工以及技术推广为特色的主导产业。重点实施以下项目:1000亩优质艾草良种繁育基地;20000亩艾草种植基地,每年2.5万吨中药材加工项目。种植区按照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区来建设,打造高产优质艾草种植示范基地。产业园内现有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 家专业合作社。该产业园已经通过2022年平顶山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请,正在加紧建设中。依托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资源,将同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建成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中心,目前市中医医院制剂大楼正在建设中。

四是提升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支持在中药材产地建设初加工基地,完善中药材流通行业规范,建设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物流基地,建设标准化和现代化的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目前,平顶山市中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只有一家,舞钢市鸿康药业有限公司。下步重点发展中药饮片等初加工产品和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制剂等深加工产品。

五是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鼓励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加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建设,促进健康养老和医疗养老结合,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将具有长期传统食用习惯、属于食药物质目录内品种且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道地药材,按程序纳入地方特色食品管理,鼓励开展药膳、食疗等研究、开发和利用。同时积极招引中药深加工企业,推动以中药深加工为基础的中药膏药贴剂、中药化妆品、中药美容产品、中药护肤产品、药茶、单成分保健品等产品开发,实现在中药大健康产业的广泛布局。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3年3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