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95/2023-00016
  • 发布日期
  • 2023-05-29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冠病毒感染防范治疗能力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5-29 浏览次数:106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54号
提案者
买自强
标题
关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冠病毒感染防范治疗能力的提案
提案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家门口”的医院,是社区居民的“第一保护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参与社区联防联控、维护居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冠病毒致病性减弱,国家防控措施也不断优化调整,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从新冠肺炎到新冠感染……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急剧增加,病人急于求医、医疗资源紧张、药品供不应求等问题凸显,防范、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医疗机构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千家万户普通大众最关心的民生大事。因此,充分发挥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站“第一保护站”作用,提高卫生服务站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水平救治能力,成为解决居民群众就医难、缓解医院压力、避免就医过程中交叉感染的当务之急。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扶持力度。经过十多年建设发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具备一定规模,有全科医师,能开展门诊等基本的卫生服务工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区”。目前,有大量人员感染的新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力不从心。建议:在疫情吃紧社区,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医生临时支持社区服务站,让一般症状的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这样,既方便了患者,省时、省力、省钱,避免交叉感染,又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保证重症病人能及时得到救治,医疗资源能合理应用。

2.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业务培训。特别是针对现在日益增多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诊疗进行必要的培训。开展线下、线上多种形式学习、教学,开通网络专项视频模块,方便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灵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线下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取长补短,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能力。

3.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足量的必需的药物。据了解,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普遍缺少必需的防疫药物。有患者反映,附近社区服务站前后20来天,一直缺少布洛芬、对乙酰氨基芬等退烧药,缺少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病人只能央亲托友从外地寄药。立足于长远,卫健部门要统筹考虑,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供应必需防疫用药,满足居民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真正实现在家门口看病,治疗新冠感染,防止轻症向重症发展,切实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4.畅通卫生服务站与二级以上医院转诊渠道。做好衔接,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在必要情况下,卫生服务站能迅速为重症患者转往二级以上医院就诊,避免因为延误时机,出现意外。同时,有些病人在大医院检查诊断后,可以在社区进行治疗,方便后续医治。

承办单位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买自强委员、陈岱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冠病毒感染防范治疗能力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用进行的深入分析和宝贵建议。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认真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工作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多举并措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22年末,我市拥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76个(乡镇卫生院96个,村卫生室27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2个,诊所521个)。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缓解就医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加大医疗资源储备。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解热和止咳对症治疗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盒按照服务人口的15-20%人份准备充足,县级中医医院积极提供“中药协定处方”服务和指导基层卫生机构规范提供“中药协定处方”服务。国家免费为全市乡镇卫生院配备制氧机96台,免费为村卫生室配送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简称指氧仪)5586个。新华区购置3500台指夹式血氧仪,发放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区卫健委以区级二级医院为依托,统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后分批免费提供退烧药和止咳药,满足辖区居民用药需求。

(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区医院医疗健康建设,开展“以科带院”、对口支援、科主任下乡等精准帮扶等工作,整合区域医疗资源,聚焦人才队伍、学科建设、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区镇(中心)两级共同发力,构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上下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两级医疗中心”联动格局,实现小病有人管、大病不出区。持续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遴选基层卫生机构352人参加2022年度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依托河南省基层卫生人员能力训练管理平台,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三基”)优化更新,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疾病基层首诊能力、急危重症识别转诊能力、下转患者接续服务能力、慢性病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就近就医和健康服务需求。

(三)建立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切实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做好分级诊疗衔接,强化基层技术支持、培训、指导和质控。开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技能培训项目,遴选郏县安良镇中心卫生院等5家乡镇卫生院作为市级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技能培训基地,2022年为全市培训65个家庭医生团队263人。

(四)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哨点作用,做好预检分诊、新冠肺炎科普知识、防控知识宣讲、疫苗接种等工作,始终奋战在最前沿。加强市医疗机构专家对街道健康巡讲专家、社区医生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指导基层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着力固底板、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冠病毒感染防范治疗能力。

一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二是认真实施国家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和省基层卫生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加强培训督导,提升培训实效。

三是持续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统筹协调医疗资源,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危急重症的医疗救治能力。

四是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分类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务。加大基层医务人员防控救治能力培训力度,提升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督促加强新冠病毒感染各类救治药品、诊疗设备等物资储备,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


2023年 5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