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激发发展活力
作者:巫鹏 张显峰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0-10-27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巫鹏 通讯员 张显峰)“现在回家真方便,县城上车,直达村口,天冷天热、刮风下雨都不怕。”10月26日下午,在宝丰县城工作的李庄乡下丁家村村民张清伟乘坐班车回家给父母送新棉衣。下丁家村距县城25公里,今年县城至下丁家村客运线路开通后,班车开进了村里,乡亲们进城、回村再也不用在乡里换乘了。

宝丰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董国旗介绍说,该县持续在真通实达上下大力气、用硬功夫,努力为群众开通更多安全便捷的“幸福车”。近年来,该县以“四好农村路”为依托,积极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围绕通村畅乡、提质升级目标补齐运营短板,着力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有效畅通农村客运“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全县农村呈现出“路畅、车通、业兴、民富”的发展态势。

宝丰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公司运营的思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客运市场经营,形成“一县一网一公司”格局,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按照以路设线、沿村选点、优化老线、补足新线的原则,重新编制农村客运网络规划。相继投入大型新能源客车66台、小型客车30台,设置候车亭113个、站牌100个,开通城乡公交客运线路29条、旅游线路5条,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终端,循环互补、辐射全域的农村客运网络布局,目前全县所有建制村可直达或最多一次中转到达县城。

为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有发展,宝丰县加大政策和资金保障力度,在财政、税收、场站建设、运营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相继出台了公交车成本规制办法、财政补贴办法等,建立长效补贴机制。实行通村公交1元票价、学生半价乘车、60岁以上人员等特殊人群免费乘车等优惠政策,推进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把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群众。“早上花一块钱坐公交到县城,喝碗羊肉冲汤、赶个早集,再回家干农活也不耽误事,美得很。”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村民李录成高兴地说。

宝丰县牢牢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了由交通运输、公安交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参加的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条件联合审查机制,强化农村客运安全源头监管。建成城乡客运GPS智能监管平台1个、乡镇综合服务平台2个,客车动态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100%。

“GPS智能监管平台具备运营调度、安全管理、数据采集、信息查询等功能,可实时跟踪客车运行轨迹。”河南省宝科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国利说,智能科技应用促进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和运营水平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宝丰县还启动实施了“客货邮一体化”试点,以城乡客运线网为骨架,探索发展“城乡客运+邮政快递”的客邮同网、资源共享模式。已开通试运营宝丰至观音堂、宝丰至赵庄两条客货邮一体化线路,覆盖大营、观音堂、肖旗、赵庄等4个乡(镇、林站),投入客车13台,日发班次50班。

据宝丰县道路运输事业服务中心主任买建锋介绍,自9月16日开行试运行线路以来,已累计运送邮件2.4万件,回程邮件1461件,运送旅客1.4万余人次,既充分利用了富余运力资源,提高了客运收益,又有效降低了邮政物流成本,增强了农村邮政快递、小件物流配送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宝丰县石桥镇邢庄村自古有酿酒传统,手工酒坊众多。得益于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的实施,客运班车穿村而过,村头建成了停靠站,村里客运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县城乃至周边县区来此观光休闲的人络绎不绝,昔日默默无闻的小乡村变身热门网红打卡地。

“现在有这么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我们将依托手工酿酒技艺,做大白酒产业,兼顾发展观光果园,打造一条独具酒文化特点的旅游观光带,加快建设清香型白酒生产和酒旅融合特色小镇,让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路越走越宽。”谈起村里发展,邢庄村党支部书记邢全营信心满满。

城乡客运一体化充分激发了“农村客运+”活力,农村客运与脱贫攻坚、城乡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为农村地区畅通了人流、物流,激活了人气、财气。红色皂角树、魅力石板河、画里王堂、老家杨沟、醉美邢庄等一批“明星村”应运而生,独具宝丰特色的图书、魔术、农旅、小商品批发、电商物流等产业蓬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