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入“里”美乡村——叶县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印象
作者:杨沛洁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1-09-23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杨沛洁)910日,在田庄乡英李村村室,53位耄耋老人脸上笑得灿烂,该村组织志愿者在为老人包饺子吃。

这几年,咱村的环境越来越美了,俺还吃上了饺子,感觉越来越幸福。吃着热腾腾的饺子,82岁的冯明德老人说。

这是我乡持续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的结果,以前追求通过扫干净摆整齐让环境变美,现在就是要通过开展孝老等文化活动,让美走进人的心灵。乡长王继贞说。

从扫干净摆整齐开始

保安镇杨令庄村原本是个普通的山区村,如今,每到周末或假期,很多人来这里游玩儿。该村种植了黄金槐等景观树,黄花寺水库沿线修了跑道、观光步桥,村后的马头山上建了登山观楚长城的步道,还引来了岩壁水滑、七彩沙滑等娱乐项目。以前,俺自己都不想住村里,没想到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现在引得城里人往俺村上跑。村党支部书记李聚家介绍,该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在群众的质疑声中开展起来的。20154月,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会提出,广大农村要从扫干净摆整齐开始。县委书记(时任县长)徐延杰这么描述该项工作的初衷:叶县属农业大县,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然而由于基础条件差等原因,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他入村调研,发现农民的眼神都是冷漠的、无神的。

叶县当时属省级贫困县,脱贫要激发自身动力,就必须点燃群众的激情。财力差,那么就先从扫干净摆整齐开始。于是,多年的垃圾清理了、河道的荒草拔了、街上出现了保洁人员、垃圾桶配到了村民家门口……该县还通过示范带动、以奖带补、部门支持等方式,开始了挖下水道、修建道路、硬化排间道等行动。一时间,各地出现了处处挖沟、村村建设的热闹景象。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群众久违的热情复燃了,改变村庄面貌的建议也多了起来,堆设小盆景美化等现象出现了。

观摩督促是叶县助推人居环境整治的又一得力举措。每次观摩的村不一样,观摩的重点也从看主路大街到背街小巷甚至看到了路边沟。

今年8月下旬,叶县开展了一次人居环境观摩,保安镇陈岗村是西线观摩的第一个村。一入村,观摩团成员就眼前一亮:村内废弃地建起了多个游园,以前的荒坑栽上了荷花,村口竖起了多个别致的指示牌……“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真是从大街延伸到了边边角角。西线观摩带队的县长文晓凡点评道。

从硬件设施到文化建设

近日,一进入九龙街道大霖头南村,墙上绘的壁画自北向南连起来的壁画在向观众讲述着农耕史……

2016年农村人居环境观摩中,该县就提出了一村一品的打造目标。

如何打造一村一品?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在系列组合拳的助推下,城乡一体化保洁在全县推开,文化广场、舞台、健身器材、文化室、路灯实现了村村覆盖,基础设施的短板在一天天补齐。

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是亮点。在洪庄杨镇唐马村,石磨、石碾、石牛槽、石杵摆了一条街。龙泉乡冢张村用石磨盘巧妙建成了古墙。辛店镇桐树庄村是红九军发源地,该村在徽派建筑的墙上打造红色文化,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国大典等栩栩如生的墙画营造了深厚的红色氛围,也把这个望夫石山下的山村装扮得更为迷人。廉村镇后崔村(原名崔岗寨)复建了古寨城门,将村子的红色党史写在墙上。仙台镇西马庄村原是一个普通的平原村,2010年,叶县打造出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其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带来了机遇。该村将村子的房屋与墙壁整治得与无垠的农田和谐相融,村内墙上挂上了儿时农村经常见到的辣椒串、玉米串,满地的石碾、石臼,步步缀满了乡愁。该村还凭借画虎的传统,在村内设置画室、图书室,农民画家现场作画,让这个古老的村庄又多了几分文化气息。

现在,我们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当初的硬件建设深入到文化建设中了。徐延杰说。

从主动参与到自觉传承

每次人居环境整治,各地各村都会出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对此,仙台镇南庞庄人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是红马甲旋风的发源地。

该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始时,在驻村分包领导的协调下,他们筹集了60万元修建下水道,然而还缺一半的资金。怎么办?分包领导、分包单位、仙台镇和村上的党员干部带头参加义务劳动,村民见状也纷纷加入。劳动者一起干活流汗,一起蒸大锅镆吃大锅菜喝大碗茶,形成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60万元干出了120多万元的活儿。

劳动过程中,该村义务劳动者最先穿起了红马甲,打起了红色志愿者旗帜。仙台镇将南庞庄经验复制,红马甲红遍仙台镇。

叶县党委、政府随之加了把火,红马甲红遍全县,554个建制村,村村成立红马甲队伍。红马甲现象更是引起了省、市领导的关注和称赞。

村庄环境的变化、红马甲劳动的情形,触动了叶县在外务工者的心。他们纷纷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捐款,为村庄改善出谋划策。务工游子的加入,补充了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的短板,加快了乡村环境变美的步伐。

915日,叶县举办返乡创业大赛总决赛,河南圣蒂思木业有限公司获得创业组冠军。该公司总经理李小闯就是被家乡逐渐好转的人居环境吸引回来的。

返乡创业者在市场风雨中搏击多年,是乡村振兴中难得的人才。该县各地为他们提供更大的施展平台,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小闯如今还是大河庄村的党支部书记,不仅带头种植高效高质作物,而且为村子引回了两个项目。李小闯在辛店、常村等更多地方,被聘为名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带头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为叶县农村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之一。近年来,叶县的返乡创业工作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表彰。

春风化雨,以文化人。为助推乡村振兴,各乡(镇、街道)注重文化建设,将其不断向深处推动。田庄乡出现的饺子宴就是其中之一。在仙台、龙泉、龚店等乡镇,县委书记徐延杰曾多次感受饺子宴。除了饺子宴,村民们也是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为老人义务理发的、过节慰问老人的、为老人洗衣做饭的……在叶县大地上成了平常事儿。

王继贞表示,田庄乡不仅要将饺子宴继续下去,而且要在成立教育基金、慈善资金的基础上组建孝善基金,用这笔资金资助需要帮助的老人。

邓李乡马湾村党支部书记马中年去年回村当党支部书记,今年提出了成立村教育基金的意愿,没想到大家一呼百应,在外创业者和村民纷纷捐款。截至8月底,他们共收到90232000元捐款。今年,他们资助了全村22名大学学子。

去年,龙泉乡村村成立教育基金,将金秋助学定为惯例。该乡权印村大道两侧,悬挂着一幅幅光荣榜式人物照片,全部是通过接受教育走出去的优秀村民。

我们越来越觉得人居环境整治这个抓手抓对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多重效果。徐延杰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