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德坤)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2月5日,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舞钢市召开项目建设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调度会,按照省委、平顶山市委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动员部署要求,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相关问题一一调度,梳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谋划开年工作。
会议听取了“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企业复工复产及春节期间促消费活动情况的汇报,有关县级领导结合分包项目推进情况发言。今年初,该市初步谋划“三个一批”项目106个,其中拟签约项目30个、拟开工项目41个、拟投产项目35个。
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舞钢市委书记朱志骞强调从7个方面做好全年工作。
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突出项目强根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以“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全面掀起“应开尽开,大干快上”热潮,不断强存量、扩增量。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明确招商方向,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入驻,同时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压紧压实县级领导包大包难包重包要责任,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破瓶颈。分类梳理出产业类和基础设施类项目清单,对照清单内容,明确时序进度和近期工作重点,运用专项调度、每周调度、精准调度等方式,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卡脖子”难题,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推进、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全面推进开发区建设。持续强化经开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聚焦产城融合,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生产生活服务等要素保障,加快建设专家公寓、文体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园区产城融合度和生活便利度,让开发区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人才积聚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狠抓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群体,持续推进党组织全覆盖、标准化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过硬、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锻造得更坚强。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通过树立一批示范项目和典型人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示范引领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健全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乡村现代治理水平。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吃透本行业系统上级政策的支持方向、重点,把握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抓住“两重”“两新”重大机遇,坚持走上去、走出去、走下去,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找准政策落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谋划一批能争取资金、落地实施、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把政策红利最大限度转化为发展实效。
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研究民生实事工作,加强项目谋划和评估论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更合民意。以“健康舞钢”建设为统领,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教育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守护学生健康平安成长。紧密结合区域实际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前瞻谋划,规划建设爱心驿站、城市书屋、体育角、社区大食堂、医疗中心等15分钟便民生活圈项目,让居民群众可感可及。
切实提升全域治理能力水平。准确把握提升全域治理能力的总体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速形成。结合县乡村三级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千万工程”“乡村治理”等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更好支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部门联动强化新媒体舆论宣传引导,信息共享、协同配合,讲好舞钢故事,广泛凝聚热爱舞钢、宣传舞钢、维护舞钢的共识和力量。
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将各项工作融入大局,强化政策协同、工作协同,加强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同心耕好“责任地”,携手下好“一盘棋”,最大程度汇聚强大合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尽收其效,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