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书会响锣开唱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5-02-11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巫鹏)2月10日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的正日子,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在宝丰县文峰街道马街村的麦田里响锣开唱。近2000名民间艺人和众多群众,共赴这场民间艺术盛会。

马街书会素有“一日能听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的说法。当天,在暖阳下,赶书会的群众扶老携幼、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扎下摊子,以天作幕、以地为台,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说书亮艺。

今年57岁的毛玉兰是安徽省非遗项目界首渔鼓省级传承人,2月9日晚上,他们一行10人从安徽界首赶到马街村村民张满堂、张群堂等开设的艺人之家。10日一大早,他们就来到马街书会会场为大家表演界首渔鼓、安徽大鼓和河南坠子等节目。“我每年都来这里赶书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一起交流,非常有收获。”来马街书会赶会,毛玉兰已坚持20多年。

“马街书会近千年,宝丰大地展新颜。应河岸畔人潮涌,香山坡前声震天。琴韵弦音唱德孝,说古论今歌圣贤……”在宝丰曲艺社的书摊上,6名小学生手持简板,正在表演河南坠子《马街书会》。

“我们早上5点就从家出发,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专门带着板凳、马扎。”在一个书摊前,来自郏县安良镇的王会芳带着80多岁的父母坐着听戏。表演者激情澎湃,王会芳一家听得入迷。

2025年马街书会,到会艺人1915人,共536摊(棚)。艺人中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6岁。

为了保护、传承马街书会,宝丰县已经连续多年对马街书会期间的系列活动进行数字化记录;对民间艺人的传统唱段进行录音录像,登记到会艺人传承曲种、门派、代表曲目等详细情况;对收徒拜师、评选书状元、祭火神、对戏、民间接待艺人风俗、三月三祭拜三皇等民俗进行有效保护。宝丰人王凯创办了马街书会曲艺培训学校、马街书会说唱艺术团。在文旅融合方面,马街书会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马街书会作为年市、社火、庙会、灯会等庆祝活动的特色举办地,进入春节申遗文本,这令我们宝丰人更加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全体宝丰人保护好、传承好、办好马街书会,建设好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信心和决心。”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申红霞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