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为我们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这一重要命题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城市更新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波澜壮阔,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截至2022年底,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已经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城市更新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牵动民生幸福,也是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城市转型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我市老城区规划建设较早,与新城区相比,存在基础设施缺失、城市功能不够完善、老旧小区多等问题。例如,湛河区范围内65条主次干道和支路中,断头路22条,占道路总数的33%;全区26座垃圾中转站中,18座为垂直压缩式垃圾站,占垃圾中转站总数的69%;全区公共停车场26个,占城市停车供给总量的32%,车位供给比较紧张;涵洞桥14个,其中容易受洪水侵袭,雨水浸泡的积水点6个。
市委、市政府立足“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建设现代化鹰城这一战略目标,积极呼应群众期盼,根据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关要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建成了逍窑妙境乡村民宿、医养生态文化园工程等一批典型城市更新示范案例。全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去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265个项目全部开工,惠及居民30102户,体现了为民担当。
湛河区高度重视城市更新这项民生工程,围绕城市更新“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关键问题积极探索经验。先后完成64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实施背街小巷提档升级,因地制宜打造湛南路等特色示范街区,抓好老旧市场改造重建,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市、区两级融资平台共同出资成立了平顶山市湛兴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抽调有关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市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正在全力推进,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控规已通过市政府审查,修规已接近尾声,项目融资工作推进顺利,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制定,项目可研初稿、国有土地房屋已进行价值预评估,附着物已清点核算。
二、关于城市更新的思考和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政策。自然资源部近期发布了一系列支持城市更新的规划和征收补偿政策,进一步丰富了政策“工具箱”。具体到我市的城市更新工作,还需要结合实际加以落实。建议市有关部门结合上级有关政策,立足老城区实际,加快研究出台《平顶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及中心城区征收补偿政策,确保已上报的城市更新实施方案顺利得到批复,加快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实施。
(二)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城市更新不同于以往的“大拆大建”,需要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模式,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实现完善城市功能、补足短板的目标。老城区建设年代久远,且受当时规划、设计、建设水平限制,部分区域公共空间匮乏、拓展空间受限。建议市有关部门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力度,及时推广外地成熟经验,对城市更新规划设计中的建筑系数、容积率、消防、绿地率等指标适当放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烟火气”,在老片区“蝶变焕新”的同时,实现居民生活“原地升级”。
(三)进一步动员群众参与。目前各地城市更新项目大多数以政府主导为主,还需要探索更加多元的路径,引导企业、居民积极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建议进一步发挥基层民主协商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在改造意愿征集、改造内容协商、改造方案制定、改造过程监督、改造后管理机制建立等方面充分与社区居民进行民主协商,引导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实施、项目监督及项目后续管理,发挥社区居民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主体作用,让城市更新更加符合群众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