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凌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综合性体育场馆”的建议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体育事业的关心,您结合实际对全民健身工作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为群众就近健身锻炼提供场地便利,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市教体局着力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作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核心工作,在全市建设了一批便捷多元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为广大市民参与全民健身、开展体育锻炼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情况
一是实施全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2023年利用本级资金购买健身器材40余套,分别配建到乡镇及城区,用于加强体育场地公共设施建设,舞钢全市15分钟健身圈和健身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在2023年城市边角区域提档升级的基础上,新建升级改造地掷球场、门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12个健身场地,规划建设社会足球场7个。二是推进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舞钢市全民健身中心已经建设完成,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该项目占地约8000平方米,集健身、竞赛、休闲、娱乐于一体,项目总投资1.2亿元。该项目于2021年11月开始建设,主要包括健身中心、游泳馆、篮球馆、休闲区、后勤保障区等,其中健身中心面积1120平方米,包含休闲接待区、器械区、瑜伽室、跆拳道、形体室、更衣室、vip室、办公室等;游泳馆面积1020平方米,主要包含泳池区、更衣区、接待区、服务区、办公室等;篮球馆面积2650平方米,主要包括运动场地、公共休息区、休息室、更衣室、器材室、广播室、观众区等;休闲区面积1120平方米,主要包括纪念品商店、就餐区、茶室等;后勤保障区面积300平方米,主要为设备机房、储藏室等。三是推进体育公园建设。2024年,舞钢市启动了平顶山凤鸣湖体育公园建设项目,该项目拟选址在师范东路南段西侧垭口街道石门郭村田洛庄内,初步规划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球类运动场地和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基本满足舞钢市民健身需求。
二、全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情况
一是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均衡发展城乡各级体育场地,扩大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2023年以来,全市配建城乡全民健身工程130套、各类户外运动场地30个、户外乒乓球台120张、其他健身器材15件。建成郏县体育公园、石龙区体育公园、鲁山县室外活动场地。目前,全市体育场地总数达到18225个,体育场地面积总量达到1297.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4平方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积极盘活存量推动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在扩大场地设施增量的同时,市教体局深入挖掘盘活体育资源存量。2023年起,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有力支持下,市教体局在全省率先面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为保障常态化开放,市教体局印发了《平顶山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对社会开放实施方案》《平顶山市大中小学体育场馆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免费对社会开放公告》等文件,对开放工作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范指导。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当天开放时间原则上不低于6小时,同时对入场要求、组织领导、措施保障、维护管理、广泛宣传、加强督导等方面加强监管和引导,切实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三是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对接,正在探索将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和全民健身赛事报名等功能植入“掌上鹰城”app,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在线上预约、全民健身赛事线上报名等信息化管理方式,让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更加便利。
下一步,市教体局将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探索和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提供更加坚实的硬件支撑和更加优化的服务体验。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