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是医疗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多年来群众就医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重复检验检查牵动着患者的敏感神经,让一些患者颇为上火。为减轻患者负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2022年3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制定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2023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等十厅局印发了《河南省加快卫生健康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豫卫发〔2023〕1号)提出:“以共享为目标,以标准为基础,推动影像由传统胶片向数字化胶片转变,实现影像和检查结果在全省范围内可调阅、可查询,让基层群众就近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就医成本,减少传统胶片耗材开支和医保支出,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我市卫生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2011年就完成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初步实现卫生健康政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等汇聚,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共享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深耕细作,全市范围内实现一卡通就医,极大的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目前,我省郑州、安阳、漯河等地市已实现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但由于我市还没有相应的系统平台,在线上还不能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与群众的期待有着不小差距。
为贯彻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推进我市市域内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尽快完成市级影像云建设。按照《河南省加快卫生健康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豫卫发〔2023〕1号),建议由市卫健委牵头,市政数局提供政务云资源,按照统一的平台建设标准,质控标准,完成市级影像云建设,实现各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系统联通、数据互通共享。
二是细化明确共享互认规则。检验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是结果互认的重要基础,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验检查指南,统一质控标准,规范检查前、中、后全流程操作,确保属于互认项目范围的检查检验结果,在同级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疗共同体内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对上级公立医疗机构均应予认可,着力破解“不敢认”问题。
三是明确数字影像服务价格。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3年10月,全国已有11个省出台数字影像的收费标准,目前我省还未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为有效推进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建议医保部门尽快出台数字影像的收费标准。
四是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针对结果互认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建议医保部门采取医保区域预算总额和单个医疗机构预算总额均不做调减,来消除医院的顾虑,同时,通过疾病诊断分组等打包支付方式改革来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主动控制不合理的检验检查,将临床医生开具检验检查申请单数量与临床医生绩效收入脱钩,将执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情况纳入临床医生绩效考核指标,有效破解“不愿认”问题。
五是积极开展广泛宣传。全市范围内通过多种渠道公示结果互认项目清单,引导群众就医合理、科学认识结果互认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提升患者对诊疗活动的配合度。同时,切实保障与患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知情同意权,如对于检查检验项目未予互认的,应当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告知复检的目的及必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