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95/2024-00013
  • 发布日期
  • 2024-09-10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全市建设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护联体”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4-09-10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87号
提案者
邵松海
标题
关于全市建设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护联体”的提案
提案内容

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已成为医养结合的重点服务人群,专业的居家医疗、护理和康复护理服务呈现出庞大而刚性的需求。在社区建设以上门护理服务为主的护理站,承担居家老人的医疗护理服务成为迫切需求。目前,医院、社区医疗机构难以为老年人提供院后持续照护服务,大医院、社区医院与社区护理机构未能形成服务衔接,导致服务人员、患者信息、服务管理断裂,老年人出院后无法继续得到安全、便捷的专业医疗护理,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并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

建议:发展老年医疗护理的“护联体”。通过政府主导、市场机制、社会参与,一起创新多元化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增加多层次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供给。一、打通并建立“护联体”老年医疗护理的服务、信息、管理一体化机制一方面要实现老年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服务一体化”,另一方面在协作性和连续性上实现一体化,即“联动一体化”。建议市卫健、民政等部门联合,明确牵头单位,进一步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护理站联动运作,形成社区—居家护理衔接,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护理站通过上门护理,成为社卫中心和病人家庭之间互联互通枢纽,双方通过功能、人员的互补有效扩展服务半径和数量,有利于解决社卫中心服务人手有限、服务半径和能力难以满足庞大的社区患者对居家护理的需求的矛盾。二、打通并建立“护联体”的医疗护理服务价格和支付机制聚焦老年医疗护理服务领域,建议政府全面梳理本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长期护理保险、商业保险等政策,并充分发挥政策合力作用,打通院内—院外、社区—居家的支付机制,为开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三、丰富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载体,提高“护联体”服务效率和质量一是鼓励并支持社区护理站连锁经营。配备社区护士、康复师、治疗师等专业人员,以上门服务为主,为医院大量的慢病患者、出院需康复患者提供持续性医疗护理、居家康复,实现院内—院外的服务衔接,达到服务不脱节、人员不脱节。建议相关部门及时总结试点的经验和存在的困难,及时出台政策,给予社区连锁护理站建设、运营的补贴和奖励机制,推动社区护理站的发展。二是发展“互联网+照护服务”。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推动社区护理站接入大医院、社区医院的“互联网+护理”平台,以快速进行信息对接和服务响应,并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的提升和把控,让患者可以更便捷享受专业、安全、有保障的医疗护理服务。 

承办单位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的建议非常中肯和及时,对我们的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一年,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护理管理工作,积极落实改善护理服务相关举措,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推进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一是护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市开展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指导不同医疗机构贴合功能定位分类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三级医院主要是要加强护理学科和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力量解决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服务问题。二级医院主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恢复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老年护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护理。全市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健全服务体系,提升了服务能力。二是老年护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临床护士“三基三严”培训、新入职护士和护理管理人员培训,有针对性开展急诊急救、老年、儿科、传染病、中医等专业护理专业知识培训。2023年培训老年护理专业护士739人。三是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一步发展落实“便民就医优流程”七项举措,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21家医疗机构1504名注册护士入驻省“豫健护理到家”平台,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新生儿、孕产妇等提供专业、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2000余次,深受患者好评。四是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通过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优先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有迫切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等服务。2023年,鲁山县23家一级公立医院均已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累计建床53例。宝丰县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累计建床34例,服务覆盖面逐渐扩大,服务内容逐步完善,在社会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老年护理服务:

加强老年专科护士培训根据护理学科发展和患者护理需求建设市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形成老年护理专科能力建设与培养的长效机制依托平顶山市护理质控中心规范开展全市老年护理培训保证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结合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和临床专科建设有关要求以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为导向优先在老年医学等领域推动临床护理专业化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增进患者医疗效果助推护理高质量发展2025年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参加培训比例不低于90%

二、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以网格化布局的县域医共体为载体发挥大型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和带动作用通过建立老年护理联合团队、一对一传帮带、开展人员培训、远程护理会诊等方式在护理管理、人才培养、专科护理、护理技术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帮扶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护理服务能力。结合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乡医疗机构工作通过对口支援充分发挥城市医院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三级医院护理骨干在线指导基层护士工作的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水平就近解决群众急需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便捷性。

三、增加老年护理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基于社区的集团化、连锁化的护理中心、护理站等医疗机构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一级、二级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院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签约服务、巡诊等方式积极提供老年护理服务切实增加社区和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供给及服务水平精准对接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

四、规范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利用全省统一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各医疗机构碎片化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由注册护士为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等提供专业、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满足个性化的护理需求提高护士职业价值促进护理服务更加贴近社会。加强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监督管理逐步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数量和上门护理服务项目数量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规范、健康发展。

五、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2024年,国家计划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市医疗保障局已组织人员赴开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保险筹资渠道、保障水平、人才储备、产业配套等方面开展探索。下一步将按照全省推进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工作方案,推动建立符合市情、多元筹资、规范认定、待遇合理、管理规范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体系。

感谢您对我市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发展的支持和关心,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2024年6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