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954/2024-00001
  • 发布日期
  • 2024-08-27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推动新媒体电商培训对农村地区全覆盖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8-27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9号提案
提案者
岳文涵
标题
关于推动新媒体电商培训对农村地区全覆盖的建议
提案内容

近年来,伴随着“新基建”的持续推进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我国新媒体电商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并因其具备成本低、传输快、流程简单、投放精准、转化率高的突出特点,从而深受广大农村群众青睐,为拓展农村群众增收渠道、促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受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新媒体电商技能学习培训渠道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农村地区在电商创业人员数量、品牌形成、营收规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有必要加快构建和完善电商技能培训体系,推动新媒体电商培训对全市农村地区全覆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和澎湃动力。

一、新媒体电商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新媒体产电商的异军突起,为城乡群众提供了灵活简便、门槛较低的创业平台,形成了体量规查模巨大的新业态。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3年上半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约为19916亿元,预计全年直播电商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5657亿元,同比增长30.44%。有机构预计全年抖音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为26000亿元,增速为73.33%,快手电商全年GMV进入万亿规模,视频号电商GMV3200亿元。有机构预计全年抖音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为26000亿元,增速为73.33%,快手电商全年GMV进入万亿规模,视频号电商GMV3200亿元。农村电商的规模也相当可观,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新媒体为农村群众提供新的创业平台、催生充满活力新业态的同时,因触网、用网程度和思想观念不同,新媒体电商发展水平在我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远远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资料显示,2023年上半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比重分别为75.5%15.5%

6.9%2.1%。这种巨大的差异表明,如果不主动、不积极应用互联网平台,不重视、不善于发展新媒体电商,电商经济不但不能促进同步发展、互动发展,反而会成为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群众收入差距的“加速器”。

就我市而言,虽然农村地区新媒体电商也出现了好的势头,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存在着群众参与程度不够高、产业规模偏小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我市区位优势不明显,农村基础设施不足,科技装备水平不高,农民增收致富存在不持续不均衡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力提升,但是很多农民还认识不到“互联网十农业”重要性,想象不到新媒体电商作为“创业助推器”的重要作用。二是我市农村群众中还较多地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触电用网”本领不强等问题,农产品受信息交流平台、生产规模、品牌优势等因素影响,时常出现出现丰收不增收,甚至出现部分蔬菜销售收入不够人工成本的现象等等。三是我市地处中原,乡土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山水湖汤的优质资源,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古村古韵的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开发潜力,但新媒体电商从业人员对乡土资源价值挖掘不充分,资源优势没能充分转化发展优势。

二、在我市实现新媒体电商培训全覆盖势在必行

加强对我市农村群众的电商技能培训,在农村地区实现新媒体电商培训全覆盖,有助于实现农村信息、商品快速流通,解决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有助于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乡村创新活力,带动群众就业创业;有助于深入挖掘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助于加大宣传力度,让优质农产品精彩“出圈”,扩大我市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我市农村地区实现新媒体电商培训全覆盖,主要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是政策环境优越宽松。近几年,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为农村新媒体电商培训全覆盖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效果,开展电商专家下乡活动。依托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载体及师资、标准、认证体系,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训。”我省2023年出台的《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中提出:“加大高附加值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培训,持续推进“整村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就业补助资金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提取、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部门培训资金、地方人才经费以及行业产业发展经费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经费支持,做到应保尽保。”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致富,继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其次是农村网红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随着多媒体电商的迅猛发展,我市也出现了很多靠多媒体电商致富的农村网络达人。像叶县夏李乡的“河南秃哥”王金伟,通过拍乡土气息浓郁的短视频走红,直播间有粉丝140多万人。他自己靠短视频直播致富后,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带领本地主播走进产业基地,田间地头,直播10场,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农副产品50多万公斤。此外,他还连续多年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累计三十多万元。很多农村群众都熟悉“河南秃哥”等本地网红,也想通过新媒体电商增加改入,改变命运,但苦于对新媒体电商的运营规律、特点了解掌握不足,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发展进步缓慢。

三、落实农村地区新媒体电商培训全覆盖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市农村地区新媒体电商发展不足的具体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推动新媒体电商培训全覆盖落实到位。

一是建设站点。依托县(市、区)乡村振兴局、乡镇综合服务站、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三级级新媒体电商服务站。服务站兼具新媒体电商培训、创新创业孵化、商品和信息技术服务三种功能,为农户提供从视频拍摄到产品销售全链条、全过程服务。

二是跟进保障。成立新媒体电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为责任单位,出台我市实施方案,落实上级关于农村电商培训的各项政策,为农村新媒体电商培训全覆盖提供资金、物流、基础设施支持。

三是完善体系。围绕农村新媒体电商人才培育,创业项目孵化、创业企业扶持,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拓展服务平台,做好帮扶工程。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商务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岳文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动新媒体电商培训对农村地区全覆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电商工作的高度关注和积极献言,您对我市推动新媒体电商培训对农村地区全覆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您的建议,会同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各级商务、乡村振兴等部门多措并举,培养农村电商骨干人才,拓宽农产品销路。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我市结合实际持续推进电子商务与“三农”融合发展,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目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基本实现县、乡、村的全覆盖。各县(市)建立了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为农村群众提供代买代购、收发快递、信息查询等服务的各级电商服务站点。

二、大力推动直播电商发展

研究制定了《平顶山市促进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招引和培育电商直播平台、打造电商直播基地(中心)、打造特色直播电商产业经济联动区、培育壮大本地直播电商服务企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直播活动等方面着力构建直播电商经济发展体系,推动全市直播电商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目前,全市建设直播电商基地23个,直播间161个。积极开展建设村级电商直播间,动员县(市、区)指导辖区行政村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建设行政村直播间,开展农特产品直播销售。

三、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

依托“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强化电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本地人才培养,联合我市大中专院校,针对市场需求,强化人才培育,加强校企联动,开展电商实训,按照企业需求,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增强人才培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企业输送专业知识扎实、实操技能过硬的电商人才。加大招引高端电商人才力度,引导头部电商企业,注重引进高层次电商人才,吸引电商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到我市来创业、工作。

四、开展农村电商直播培训

指导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郏县、鲁山县、叶县、卫东区、湛河区等围绕农村电商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直播带货等方面,邀请抖音官方服务商等开展了42场电商实操技能培训,培训人数2041人次。舞钢市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以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社会青年、县、乡、村党政领导干部、退伍军人、合作社社员、有从事电商行业意愿的贫困户等为重点,精心设置培训课程,围绕农村电商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直播带货开展了多场电商实操技能培训组织枣林镇、垭口街道办事处等乡镇(街道)开展了五期电商初级、中级培训,共计培训人数395人,其中初级培训215人,中级培训人数180人。同时,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组织企业及群众参加商务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大讲堂。

近年来,各级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政策带动作用逐步弱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下一步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吸收采纳您的宝贵建议并推动实施。一是建设打造电商直播间。指导县(市、区)在有条件的乡镇或行政村建设打造乡村电商直播间,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充分发挥现有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作用,结合“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培训机制,加大人才培训,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是加强产销对接。联合相关部门帮助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加强与物流、快递、餐饮等企业的对接,织各县(市、区)和企业参加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集中展示我市名优特色产品,推动我市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全省、全国大市场。是培育特色品牌。挖掘各县(市、区)文化内涵和地域优势,在“优质、特色、创新”和“绿色、有机、高端”上做文章,实现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可电商化,增强农产品商品化供给能力。同时挖掘品牌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创新品牌营销,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竞争力和知名度。

 

  

                              20245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