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实体经济主力军,是扩大内需的主体,也是转型创新的主体,更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在创业、创新、奖励、维权、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通过加强组织引导、强化政策落实、推动全民创业、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等方式,使全市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就当前情况看,仍有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资金困难成为制约企业产能扩张的短腿,二是由于受市场和整体环境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明显下滑,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三是用工难制约了企业产能发挥。
我市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部门支持帮助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一是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二是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力度还不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组织数量不多,致使一些企业由于不了解政策,未能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三是对企业发展难题的破解力度还不够,劳动力成本上升、招工难、人才缺乏、原材料价格上涨、税费负担过重、融资成本过高、利润微薄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四是一些执法部门审批流程繁琐、办理流程信息公开不及时。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切实排忧解难。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我市各企业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把为企业排忧解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督促、协调各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各部门要联系工作实际,对照检查,做对的要坚持,不足的要改进,违背的要纠正。要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发展的有效机制。要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构建企业发展的平台。同时,从减轻企业负担入手,给予企业更大扶持。目前,许多企业陷入保生存的困境,企业经营亏损。因此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从财政、税收等多方位入手加大扶持企业的力度。对生存困难的实体经济企业,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强化服务指导。一是要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及引进外来劳动力缓解大中型企业招工难、人才匮乏等问题。二是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增加财政专项资金安排激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三是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四是要注重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把企业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企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五是要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占有率。六是要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本市产品的影响力,打造企业品牌。
(三)实施人才战略。营造本土企业家长期成长的良好环境。要始终坚持“培养本土人才和引进高级人才相结合”的人才战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企业人才队伍。一是建立企业家培养制度。建立健全本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指导企业按市场化要求选拔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对本土企业家的培养和管理,定期组织一批企业家到高校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或到知名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二是建立政企联谊制度。市委、市政府要定期召开一次重点企业老总座谈会,同企业家交心谈心互通信息,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家排忧解难。
(四)优化发展环境。在当前,宏观形势依然趋紧,企业面临很多困难的新形势下,政府及各部门要更加关心扶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共渡难关、振兴发展要精塑环境,净化风气。优化环境建设要常抓不懈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坚决清理对企业审批的设立附加条件等,为企业保驾护航确保全市企业在一个良好环境中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