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380/2024-00003
  • 发布日期
  • 2024-09-05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促进金融服务业支持企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9-05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68号
提案者
吕晓丽
标题
关于促进金融服务业支持企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内容

企业是实体经济主力军,是扩大内需的主体,也是转型创新的主体,更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在创业、创新、奖励、维权、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通过加强组织引导、强化政策落实、推动全民创业、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等方式,使全市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就当前情况看,仍有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资金困难成为制约企业产能扩张的短腿,二是由于受市场和整体环境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明显下滑,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三是用工难制约了企业产能发挥。

我市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部门支持帮助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一是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二是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力度还不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组织数量不多,致使一些企业由于不了解政策,未能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三是对企业发展难题的破解力度还不够,劳动力成本上升、招工难、人才缺乏、原材料价格上涨、税费负担过重、融资成本过高、利润微薄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四是一些执法部门审批流程繁琐、办理流程信息公开不及时。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切实排忧解难。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我市各企业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把为企业排忧解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督促、协调各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各部门要联系工作实际,对照检查,做对的要坚持,不足的要改进,违背的要纠正。要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发展的有效机制。要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构建企业发展的平台。同时,从减轻企业负担入手,给予企业更大扶持。目前,许多企业陷入保生存的困境,企业经营亏损。因此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从财政、税收等多方位入手加大扶持企业的力度。对生存困难的实体经济企业,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强化服务指导。一是要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及引进外来劳动力缓解大中型企业招工难、人才匮乏等问题。二是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增加财政专项资金安排激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三是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四是要注重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把企业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企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五是要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占有率。六是要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本市产品的影响力,打造企业品牌。

(三)实施人才战略。营造本土企业家长期成长的良好环境。要始终坚持“培养本土人才和引进高级人才相结合”的人才战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企业人才队伍。一是建立企业家培养制度。建立健全本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指导企业按市场化要求选拔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对本土企业家的培养和管理,定期组织一批企业家到高校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或到知名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二是建立政企联谊制度。市委、市政府要定期召开一次重点企业老总座谈会,同企业家交心谈心互通信息,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家排忧解难。

(四)优化发展环境。在当前,宏观形势依然趋紧,企业面临很多困难的新形势下,政府及各部门要更加关心扶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共渡难关、振兴发展要精塑环境,净化风气。优化环境建设要常抓不懈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坚决清理对企业审批的设立附加条件等,为企业保驾护航确保全市企业在一个良好环境中生存发展。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尊敬的吕晓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金融服务业支持企业发展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经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落实财政惠企政策,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激励规上企业研发。市财政2023年拨付5003万元,用于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券等补贴,助力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二是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市财政局2022年6月印发《平顶山市市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平财企〔2022〕3号),其中单列扶持技术改造类项目:1.对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或自有资金,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实施技术改造项目(高端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的设备、软件投资不低于300万元的,按照一个年度周期内不超过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2.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投资不低于100万元的,按照一个年度周期内不超过整机购置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鼓励各县(市、区)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2022-2023年共争取中央、省财政对我市制造业技术改造等项目奖补1.51亿元,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二、持续落实融资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切实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一是稳步提升信贷投放规模。鼓励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扩大企业贷款规模,将信贷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截至2024年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58.66亿元,比年初增加205.36亿元,排全省第5位,较年初增长6.73%,排全省第2位。二是扎实推进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活动。2023年先后组织了全市重点项目融资路演暨政银企对接签约会、全市“专精特新”融资路演会、全市房地产行业专场融资路演对接活动、全市碳新材料产业链融资路演暨银企对接签约会议和郏县、石龙、鲁山等专项产融对接宣讲等7次集中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合作,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三是持续提高企业融资政策知晓率。收集梳理金融机构120种惠企纾困政策和产品,除结合上门服务活动向企业发放外,还在大河财立方客户端、市“信易贷”平台,平顶山金融工作局公众号、平顶山融媒等媒体进行宣传介绍,其中“E企快贷”,“惠农e贷”“银税贷”“商户云贷”“科创e贷”“永续贷”“商超V贷”“家庭贷”和“经营贷”等成为受民营和小微企业青睐的明星产品。同时坚持每周四9:00-11:00组织金融机构开展直播推介活动,把宣讲金融政策,解答企业融资疑问,提高民营企业的政策知晓率作为重点内容。截至目前已连续组织了60期,累计进入直播间观看人数已达1.5万人次,银企线上互动答疑1500多条。四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严格按照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临期展期、降息让利等惠企规定及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等惠企政策要求,为民营和小微企业纾困解难降低成本。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已累计为2.02万户小微企业办理续贷221.72亿元,为1.85万户小微企业发放首贷金额74.73亿元。投放信用贷款余额135.07亿元,较年初增加17.49亿元;累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48%,较上年下降0.52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好地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增强了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

三、丰富招聘活动形式,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缓解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利用“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就业援助月”等大型专项活动,丰富多种招聘形式,以平顶山市人社局官网、平顶山市公共就业人才网、平顶山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为基点,发布招聘信息、就业创业政策,通过公交车车体、市区主干道公交站牌、抖音、美团、社区宣传栏等宣传途径,同步发力扩大群众知晓度,多途径发布招工信息,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及求职人员就业难。同时,依托重点企业、产业集聚区、大型广场开展现场招聘,分类设置招聘专区,并在醒目位置注明招聘行业、招聘对象,设立专门服务台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实现用工企业招聘岗位靶向推介、精准投放;现场招聘活动与线上招聘会协同发力,由带岗主播将企业招聘用工信息通过镜头实时展现,为求职者提供用工岗位数量、基本要求、工作时长、待遇福利等具体信息,解答直播间求职者疑惑,向求职者介绍选择岗位和投递简历等方法,让线上求职者享受到与线下同等的服务。2月26日平顶山市2024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当天,省内外270家单位参加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5万余个,各类求职人员累计达1.32万人次,现场求职登记0.98万人次,360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76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9800余份,直播间观看人数达10.1万人次。

四、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效”改革,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推动政务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是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按照以事项为根,以“一证通办”为目标,以完善“一网、四端、两平台”支撑功能为主线,以“政银通办”为载体,以“四位一体”智慧政务新体系为抓手的工作思路,建立双周任务交办、双周例会机制,从提升受理前政务服务咨询、优化受理中政务服务审批、强化审批后的评价监督事项办理三个阶段深入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围绕推动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提升三个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精心部署、高位推动,着力整改、攻坚克难,推动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二是加强政务服务“好差评”应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质效。不断完善制度规范,通过静态、动态二维码、实体大厅评价系统等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评价覆盖。强化线上线下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进行“好差评”。建立评价、归集、分析、跟踪、整改反馈的闭环链条,确保群众的“好差评”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是持续运行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大厅,实现房产、税务、人社、医保等部门72个事项自助办理,设置社保、医保、不动产、房产、税务、公积金等11个窗口可办理5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四是推行不动产登记上门服务,解决新建小区集中办证、行动不便特殊人群办证需求。推行政务服务证照免费邮寄、免费复印、延时办理服务,实现办证“只来一次”、领证“足不出户”。设置老年人服务专区,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

下一步,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办将紧紧围绕省“万人助万企”活动部署要求,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组织配合市“万人助万企”成员单位扎扎实实做好“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一是持续落实财政惠企政策,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企业竞争力。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鼓励全市金融机构科学制定信贷投放计划,摸清企业融资需求,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同时向上级行(社)争取信贷规模,提高投放额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三是持续开展好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集合与灵活相结合等方式,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持续提高企业获贷便捷度。四是继续实施鼓励支持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民工、大学生、转业军人返乡下乡创业。持续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创建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24年5月13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0375—2665010

联系人:何源  辛中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