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00csglj/2024-00007
  • 发布日期
  • 2024-09-05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加强城市车位管理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9-05 浏览次数:161 浏览
建议号
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2号建议
建议人
王斌
标题
关于加强城市车位管理的建议
建议内容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汽车大规模增加,交通压力逐步加大,城管部门规划了大量的临时停车位,虽一定程度解决了停车难问题,但同时又出现了其他问题,如“僵尸车”(长期停放车辆)问题。另外车辆占用边道规划车位,经常发生剐蹭现象,影响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道路两旁满是停靠车辆,也破坏了城市的整体美感。新开发建设的居住小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考虑了停车问题,特别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配建了停车场、库。但是,地下停车场的利用率偏低,出现“地上难、地下闲”情况。

建议:一是可以划定区域性收费停车场,指派管理人员有效管理停车秩序,通过经济管理达到调节停车服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二是优化停车位设置,有效利用地下停车库解决停车难、乱停车问题。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王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车位管理”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停车位管理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建议很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我局认真研究分析,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调研,并制定有效管理措施。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城市车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的不断深入和群众住房需求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市区高层住宅、大型小区大量涌现,主城区人口密度明显增大。加之汽车行业优惠政策的出台,更刺激了百姓的消费,家用汽车逐步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有些家庭不止一辆,这些变化确确实实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城市配套车位矛盾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汽车保有量增速快。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仅市区主城区本地牌照车辆就达30多万辆,致使原本车位的供求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停车位的供应已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停车需求,由此带来交通堵塞、乱停车、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

(二)城市规划超前意识不够。过往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汽车增长的趋势,或者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来指导规划,使得城市停车设施不足,无法满足百姓停车需求,造成后期停车难、道路停车秩序乱的被动局面。

(三)停车资源分配不均。新华区、卫东区和湛河区作为主城区,住宅、商业、学校、医院、市场等设施配套齐全,能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口相对稠密,这些区域的停车位使用饱和程度高。高新区、新城区及城市外围区域虽然车位供需相对富余,但由于距离问题,并不能解决中心区域的道路停车秩序问题。

(四)共享制度不够健全。停车资源的私有化过强,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存在着“墙外停车困难、墙内车位闲置,地上停车困难、地下车位闲置”的现象。如果能够实现智慧停车,建立更好的共享机制,让闲置车位有偿使用,可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停车资源。

(五)停车场配建进度慢。五年前,市政府就规划了20处新建停车场,因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建成。政府资金困难,社会资金投资积极性不高,停车场建设施工难度大,致使推进缓慢。目前也只有凌云路湛河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场正在推进。

(六)挖潜停车资源不充分。近年来,市城管局也采取了高层地下停车库挖潜,问题楼盘复活设置临时停车场,路内路侧施划停车泊位,旧泊位刷新,协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节假日和工作时间之外免费开放等方式挖潜停车资源,但还是存在停车泊位利用率低,在执行中打折扣严重等现象。

(七)管理措施不够到位。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执法管理人员基本上已成为弱势群体,对违章车辆正常执法贴条,往往易发生纠纷和网上炒作,加之各种渠道的投诉,也给执法人员造成较大压力,这样就造成了执法疲软。

二、针对城市车位管理问题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把解决“停车难”列入“民生实事”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李明俊市长在春节前夕,多次深入市区居民密集区域,实地调研停车难问题。专题研究春节期间如何解决来平做客、务工返乡、来平旅游人员的停车问题。安排各区政府协调地下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开发临时停车场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停车便利。强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工作时间之外对外开放。陈天富副市长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研究如何将市委市政府解决停车难的指示精神落实到位,充分体现了市领导的为民情怀。特别时今年三月份以来,李明俊市长多次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督促推进公共停车资源的挖掘,要求各区政府拿出长期有效措施,多措并举盘活社会停车资源,鼓励商用停车场、个人停车设施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全天对外开放,通过激活闲置车位,盘活存量资源的方式,有效聚合零散车位、零散时间、零散需求,让现有停车资源“活起来、用起来”。最大限度深挖停车资源,盘活停车泊位,让市民停车不再发愁。市城市管理局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强力推进深挖停车资源工作。

(一)持续深挖社会停车资源。我局积极挖掘地下停车资源,协调社会地下停车场,开放地下空余停车位。目前,全市三个主城区计划完成3.2万个免费停车位。其中,挖掘已有空间停车资源(问题楼盘)凯撒广场新增120多个、群星汇负二层停车场480多个、金石地产负一层新建停车泊位100多个、稻香路与湛南路交叉口东南角新建停车泊位50多个、新华路北段山顶公园沿线新增五处停车场900多个停车泊位。

(二)督促改善社区停车设施。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督促市内五区立足现有空间,原则上每个社区建设不低于50个车位的新建停车场,明确建设位置和完成时限,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改建停车场35个(泊位数3434个),27个已完成(泊位数2519个),8个在建(泊位数915个),下步将持续推进停车场新建改建工作,紧盯目前还在建设中的停车场,跟踪问效,确保按时按点高标准完成此项任务。

(三)实施惠民延时降费停车。积极协调全市所有收费的公共停车场实行最低30分钟免费停放,提倡延长免费停放时间,降低收费标准。目前,市区幸福花园、基泰大厦、文化宫、九龙广场、碧桂园天玺、万达等26个停车场,4860个停车泊位,已落实降费延时措施。

(四)展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担当。今年以来,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节假日和下班之后,单位停车场免费供市民使用,做到应供尽供。截至目前,市直77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区辖区内的59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已落实免费对外开放。

(五)加强学校重点区域管理。为解决学校周边停车难、秩序乱等问题,我局多次与市教体局和学校进行沟通协调,共同制定了错时放学、划定班级接送学生区域、执法人员到场管理等措施,有效助推了接送学生时段乱停乱放和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

(六)加强宣传引导规范停车。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引导车主文明有序停车。对于新开发的停车资源和惠民政策,除了通过媒体宣传,我们安排属地城管队员在医院、商超附近做停车引导员,宣传惠民停车新举措,提高广大市民对文明停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先后制作了《人性化执法新举措》卡通动画短视频,编导《违规停车拖离》、《指引停车》的剧本,通过短视频和场景视频宣传,正确引导和教育市民,文明停车、规范、有序停车。

(七)不断优化柔性执法方式。我们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依法管理违章停车,凡发现违停车辆,车主在场的劝离,车主不在现场的张贴“违规停车温馨提示卡”,同步录入执法终端机,保存违法证据。再次发现该车辆违停,拍照取证下达“违法停车告知单”,车主可自行线上申请“首违免罚”,第三次违停需要车主到违停处理中心接受教育,只要车主接受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测试及格以上,能够正面宣传的,违停申诉中心视驾驶员认错改错态度可免于处罚。

(八)注重常态化巡查管理。今年三月份我局印发了“平顶山市城区乱停乱放整治百日行动方案”,要求静态交通执法人员每半小时在分管路段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严重违停影响交通的采取强制拖移措施。加大对易堵路段、乱停乱放严重区域巡查力度。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督促商户管理好门前秩序。各区组织志愿队伍现场引流劝导,确保各停其位。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分区计时收费管理。开展实地调研,统筹考虑中心城区停车现状及长远供需关系,结合城市区位特征、停车矛盾等因素,按照差别化供给和需求调控的基本原则,明确停车设施布局、规模和时序,修订完善停车收费标准,将城区分为三类区域,一类区域属于中心城区最繁华、人流车流最大的地方。二类区域次中心区域,人流车流较大的地方。三类区域基本属于郊区、新城区等停车资源较为富裕的地方。通过停车收费的价格杠杆调节人流量车流量。一类区域停车计时收费,价格稍高一点。二类区域也要计时收费,价格稍低一点。三类区域停车免费,人流车流过于集中的按次收费,价格低一点。

(二)监督配建停车设施。所有建筑物按照国家标准配建相应的停车设施,对配建的停车设施监督落实停车功能,已经挪用的,责令限期改正,确保新建停车设施的停车功能。

(三)挖掘新增停车泊位。在未开发空地、拆迁征收空地、边角空地上新增停车泊位,面向社会停放车辆。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不影响防空及战时保障情况下,利用部分地下人防工程新增停车泊位。  

(四)吸纳社会资本加入。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引导医院、商场、酒店等单位利用现有资源新建、改建、扩建停车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停车楼、机械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建设。

(五)加大管理执法力度。综合运用执法巡逻、执法车摄录、监控抓拍等手段,严格查处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随意侵占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对占用公共资源私设私划车位的现象进行清理。加大对违规收取停车费的整治力度,规范停车经营秩序,实现停车管理执法全覆盖。

(六)推进智慧停车建设。为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停车资源,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建立更好的共享机制,有效利用停车资源,让驾驶员通过手机终端,可以实时查看停车场空余车位,以便帮助其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

针对群众关注的城市车位管理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听取更多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停车管理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水平而努力。

2024年5月2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  0375—2633956

联系人:李正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