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00csglj/2024-00008
  • 发布日期
  • 2024-09-05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加强市区非主干道停车管理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9-05 浏览次数: 浏览
建议号
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7号建议
建议人
赵英杰
标题
关于加强市区非主干道停车管理的建议
建议内容

一、案由

我市目前对非主干道车辆乱停放现象关注不够。例如:春华国际小区东侧春晖路,完全可以实现双车道,但由于一些车主长期将车停在道路两边,结果使两车交汇行驶变得非常困难,尤其在早高峰、晚高峰时,几乎变成单行道,造成拥堵;彩虹路全线禁停,但道路两侧乱停乱放严重。类似问题在市区还有很多,给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很大困扰。 

二、建议

1.交警部门加强管理力度,让车主自觉按位停车,或将车停入附近车库,不影响道路交通。

2.交警疏导延伸到非主干线,尤其是早高峰、晚高峰时要加强治理。

3.做好宣传工作,通过不同形式,让市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则。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赵英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市区非主干道停车管理”的建议已收悉。经与市公安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市区非主干道停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平顶山市市区因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带来静态交通管理难的问题逐年加剧,由此引发的“停车乱、道路堵、治理难”问题愈加突出。仅靠几年如一日的宣传、劝阻、单一处罚和拖移等传统手段进行治理,已显得乏力,单靠城市管理部门一家执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必须在创新综合管理手段,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监管上,解放思想,拓宽渠道。

(一)欠“账”多。主要是老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中的非主干道、居民小区、沿街单位和商业体、市场等。一些老旧小区先天就没有配建停车位;后来一些新建小区、新建项目开始配建停车位,但比例低、车位少,满足不了自己和消费、办事车辆的停放需求,停车泊位建设仍然是先天不足。

(二)资源“缺”。城区中的非主干道、居民小区、沿街单位和商业、市场等停车位规划比例低,道路较窄、可用空间少,应有的公共停车位日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突出,促使出现投入使用后挪作它用、或仅限于内部车辆停放等现象出现,使已有的停车资源严重缩水。

(三)执法“难”。执法工作是严肃的,程序是严谨的,证据是确凿的,因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涉及面大多是普通市民和商户,均属于弱势群体。住建部提出城市管理执法要用7分服务,2分管理,1分处罚。因此,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服务型执法,对于觉悟高的人来说,服务型执法可以解决违法行为,对于不自觉的人,或者无理取闹的人,服务型执法就显得乏力。对于违章停车,我们采取了劝离,贴《违规停车温馨提示卡》,“首违不罚”,接受教育免罚等柔性执法措施,因违法成本过低,与执法成本高呈现“本末倒置”怪相,让乱停乱放驾驶员不以为然。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执法管理人员基本上已成为弱势群体,一旦动用贴条罚款、拖移车辆等执法手段,往往易发生纠纷和网上炒作,加之各种渠道的投诉,也给执法人员造成较大压力,这样就造成了执法疲软。

(四)养成“慢”。人们的守法意识,文明习惯还没有形成自觉。你配合、我参与,自觉文明出行,依法规范停车,上下联动的良好社会风气以及综合管理机制没有形成。

二、加强市区非主干道停车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弘扬正能量,提倡诱导文明停车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促进全市市民养成文明交通的良好习惯。通过媒体宣传,提高市民对道路停车规范的认识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二)持续深挖社会停车资源。我局积极挖掘地下停车资源,协调社会地下停车场,开放地下空余停车位。目前,全市三个主城区计划完成3.2万个免费停车位。其中,挖掘已有空间停车资源(问题楼盘)凯撒广场新增120多个、群星汇负二层停车场480多个、金石地产负一层新建停车泊位100多个、稻香路与湛南路交叉口东南角新建停车泊位50多个、新华路北段山顶公园沿线新增五处停车场900多个停车泊位。

(三)督促改善社区停车设施。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督促市内五区立足现有空间,原则上每个社区建设不低于50个车位的新建停车场,明确建设位置和完成时限,目前五个区上报了新建停车场的计划,正在按计划推进中。

(四)实施惠民延时降费停车。积极协调全市所有收费的公共停车场实行最低30分钟免费停放,提倡延长免费停放时间,降低收费标准。目前,市区幸福花园、基泰大厦、文化宫、九龙广场、碧桂园天玺、万达等地下停车场已经实现惠民降费停车。市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除工作时段实行免费开放。

(五)完善道路停车基础设施。全面排查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对妨碍交通,设置不科学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进行取缔调整,对于有条件的市区非主干道,合理规划停车位,设置明显的停车指示标志,确保车辆停放有序。

(六)强化执法监管。立足本职,坚持不懈的维护静态交通秩序。市城市管理局管理的主导思想是:紧紧围绕静态执法管理的难点问题,始终贯彻“不推诿、不懈怠、不畏难、不手软”的原则,始终保持对违法停车严管严控的态势。增派执法队员,对违法停车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拒不纠正的给予处罚,确保市区道路交通畅通无阻。

(七)推广智能停车技术。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通过电子监控设备监控车辆停放状态,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市交水投公司正在建设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精准管理。

(八)建立联动机制,注重常态化巡查管理。要求静态交通执法人员每半小时在分管路段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严重违停影响交通的采取强制拖移措施。加大对易堵路段、乱停乱放严重区域巡查力度。与社区、物业公司等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维护市区非主干道的停车秩序。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督促商户管理好门前秩序。各区组织志愿队伍现场引流劝导,确保各停其位。

三、下步工作打算

城市停车资源供给应以公共停车场建设为主,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为辅的原则开展。目前本市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公共停车场建设严重滞后,大量车辆违停在城市道路上,严重影响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影响城市形象,诱发交通事故发生。必须本着解决群众追求辛福生活的工作理念来开展落实公共停车场建设工作,从而促使本市公共停车场建设能从年年欠账的局面中走出来,从根本上缓解“停车难”。反观,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行,是保证交通安全,不能一味地将开发停车资源的目标盯在道路上,这是本末倒置,饮鸩止渴,势必使来之不易的已产生较大改观的动态交通受到影响。

多措并举,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共同维护静态交通秩序。对严重妨碍交通的违法停放车辆坚决进行拖移。除了对违法停放车辆进行传统的照相取证、贴单告知的治理之外,对重点路段安装电子监控,全天候对违法停车进行抓拍。

坚持舆论正确导向,努力形成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态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乱停车现象带来的社会危害,宣传乱停车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使广大驾驶人意识到乱停车是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要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纠正“路边、人行道停车合法”的错误概念,共同抵制乱停车现象,还路于民。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水平而努力。

2024年5月2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  0375—2633956

联系人:李正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