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00csglj/2024-00011
  • 发布日期
  • 2024-09-06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解决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24-09-06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第十届二次会议第124号提案
提案者
庞国宏
标题
关于解决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的几点建议
提案内容

近几年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已广泛进入寻常百家庭,停车难已成为我市面临的重大问题,停车时间远大于办事时间比比皆是,严重影响办事效率,特别是中心城区(新华区、卫东区)更是突出,高峰时可谓是“一位难求”,停车难问题已成为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解决我市停车问题,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市现状

一是我市中心区(和顺路以北、东环路以西、凌云路以东、平安大道以南)。停车场少,车量多,有的路段道路窄等。

二是私家车购买量加大,车位需求相应加大。

为进一步解决好停车难的状况,特建议:

一、搞好城市规划。(1)规划扩建新停车空间,按照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提高大型公共设施、居民住宅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停车泊位配建比例,对于企事业单位新建办公楼、居民住宅楼对停车场的设置要有超前意识。(2)商业格局合理化分布,改变中心商业区过于集中的状态,促进购物人流分散。

二、加大停车场(点)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多建地下车库、立体停车库。结合道路改造增设停车泊位,在车流大、停车压力大等路段漆划停车线,特别是单行道和非主干道在不影响交通前提下增设停车泊位和临时停车场点。

三、建立智能停车系统。将具备一定规模条件的停车场点纳入停车诱导系统,建立收费管理,车位信息采集,停车诱导服务,促进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积极倡导多元化经营,采取资金、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开办公共停车场。

五、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泊位周转率。实行借道静态停车差别化收费,对街面临时借道停车泊位和主体式停车泊位实行分区域、分时段定价收费。提高交通拥堵区域停车收费标准,收费标准高于同区域附近其他专用停车场收费标准,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机动车优先选择到地下停车场停放。

六、充分利用现有车位,提高使用效率。可实行错峰停车,即:在单位职工下班以后,附近居民的车可有偿停入,在单位上班之前离开。

承办单位
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庞国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解决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停车场基本情况

截止2023年底,平顶山市市区小型汽车保有量约34万辆,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共有各类停车场920个,停车位104076个。其中公共资源类停车场231个,停车泊位23649个(路边停车场94个,停车泊位4923个;路内停车场137个,停车泊位18726个);私营停车场157个,停车泊位18775个;物业小区、企事业单位532个,停车泊位66252个。车泊比例悬殊,停车难问题突出。

二、市城市管理局停车场建设推进情况

2019年1月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挂牌成立。2月起,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就把城市治堵作为建局攻坚第一战,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内五区城管执法局,开展了“城市治堵”综合行动,研究以科学、系统的方法治理城市拥堵。2019年4月,市政府印发了《平顶山市城市治堵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5月9日市政府出台了《平顶山市公共停车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并依据《方案》和《办法》,通过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规划建设停车场、探索智慧停车管理、发展公共交通、强化对重点路段、时段和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的管控,有效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和交通状况。2019年我局经过对市区实地调研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黄金海岸二期、东苑社区花园、三七街游园、湛北路长青路口小树林、西苑小区北门等20个停车场地规划建设停车场。

2022年9月,由我局牵头负责的城区路内路边停车泊位特许经营权出让工作完成招标,主要内容为:智能化改造卫东区、新华区、湛河区、示范区、高新区路内停车泊位6968个,涉及停车路段92条;智能化改造路边停车场48处,涉及路边停车场泊位1144个。平顶山交通水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于2023年1月签订了特许经营权出让协议,内容为:智能化改造卫东区、新华区、湛河区、示范区、高新区路内停车泊位6968个。目前,路内路边停车场泊位智能化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同时,与之配套的智慧停车运行平台和“鹰城智慧停车”APP正在进行上线运行调试。

2024年年初,我局督促各区新增停车泊位,新华区凯撒北广场地上及地下负2层共计4万平方米已完成施工,地上地下600个停车位向公众免费开放;卫东区山顶公园中段路停车场已经建成投用,停车场内环境优雅、标识齐全,900个停车位静待市民光临,为市民出行、游玩提供便利。市区建设路与诚朴路中间路段,既有人气旺盛的万达广场,也是市民居住的集聚区,通过全面摸排和梳理,在建设路与平棉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收储地块新建大型免费停车场;湛河区不断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区政府谋划实施河滨公园地下停车场、桃花源停车场、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场、沁园市场地下停车场、凌云路停车场等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5个,全部建成投用后可增加车位2000多个。

盘活城区停车资源。2024年以来督促各区发掘现有停车资源,积极释放停车空间,充分利用现有停车资源,按照“能划尽划、能设尽设、能用尽用”原则,精准施策、挖潜扩容,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源设置停车位,最大力度便民惠民,提升群众获得感。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督促各区新增路内停车泊位施划;延长免费停车时长、停车场收费变免费;开放小区地下车库。通过系列措施盘活闲置土地、挖掘地下资源、规范整合提升现有停车场等方式。全市主城三区相继推出共15000多个免费停车位,其中不乏中心社区、重要商圈等核心地段,极大缓解了停车难题,使城市公共停车位逐渐增多,市民出行停车更方便、更有序、更文明。

三、我市停车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从供应数量来看,总量不足,供需矛盾大。近年来,我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较快,停车场的建设速度远低于小汽车增长速度,导致停车场(位),特别是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从布局结构来看,密梳不一,分布不均衡。老城区停车场、停车泊位严重不足,特别是居住区、核心区、商业区停车难问题尤其严重,路内停车比例过高,早晚高峰期加剧道路拥堵。

(三)从建设形式来看,模式单一,设置不科学。公共停车场多为地面形式,缺乏布局灵活的小型停车设施,地面停车场占地多,机械化、智能化立体停车场少,土地复合利用程度低,与城区用地,特别是老城区紧张相矛盾

(四)从存量利用来看,缺乏引导,利用率不高。尤其是住宅配建停车场,存在停车泊位闲置现象。新建住宅配建停车场一般以地下车库为主,辅助少量地面停车位,由于地下车库和地面车位停车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许多居民选择将车辆免费停靠在小区附近的道路或空地,造成停车场利用率不高。

(五)从收费管理来看,机制僵硬,调节作用差。我市采取的一类、二类、三类收费区域划分受城市快速发展变化,已与实际脱节,收费标准不能够充分体现城市治堵和民生需求,缺失差异化特点和新能源汽车优惠等引导性政策内容,目前,特许经营权出让后建设改造工作正在快速推进,路内路边公共停车场(泊位)收费在即,急需加紧修订。

(六)从技术运用看,投入不足,智慧程度低。机械化立体停车库(楼)、AGV机器人停车场等专业化、智能化停车场建设滞后,全市停车场联网还需进一步推进,停车信息系统、自动收费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停车预定系统等与智能化停车管理方式还有一定差距。

四、工作措施

(一)推进城市停车场库的规划进程。我局将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将市区停车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规划。针对停车需求迫切,停车难的商业、老旧小区等,通过充分挖掘既有停车潜力,增加临时停车位,盘活存量资源,推进既有停车设施共建共享,错时开放,提高停车设施周转利用率等措施,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

(二)加大建设力度,推进空间发展。将停车场库建设作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聚焦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分区域、分路段稳步实施、着力增加停车设施有效供给,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扩大增量。

(三)出台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建设经营。通过政策体系保障,研究制定停车产业发展鼓励政策,优化停车产业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停车场库的建设和经营中,对一些相关设备、许可手续可免予办理或开通绿色通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库实施专项资金补贴,对相关费用给予优惠,鼓励建设占地少、容量大、存取车安全方便的机械化公共立体停车场库。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2024年6月1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  0375—3390602

联系人:贾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