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斗谋振兴——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作者:张亚丹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1-12-30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张亚丹)今年初,平顶山与全国同步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市33.1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全市上下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握稳接力棒,跑好新征程,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强机制、稳政策,脱贫成效更持续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

我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机制衔接,在全省率先调整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及相关市级领导任副组长。县、乡及行业部门同步调整,确保政令畅通、上传下达、高效联动。

一年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情况汇报,市主要领导谋划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并多次召开市、县、乡、村四级推进会和专项工作调度会。

全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精准监测,创新推行建立一套制度、发布一个公告、建立一本村档、收集一本户档、张贴一面暖心墙’”五个一工作机制。统筹全市督导力量,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无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的标准打造放心村。截至1227日,全市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三类户共计1665150491人,通过开展一对一精准分类帮扶,已消除风险587019215人。

我市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分类优化调整,确保政策不断档,投入力度不减,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国家、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投入规模96376万元,比去年增长3.39%

——巩固教育扶持成果,实现有学上上好学转变。我市资助各类学生38.71万人次2.25亿元,受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30225人次2.49亿元,实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规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28个、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249个,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巩固健康扶持成果,实现病有所医医有所保转变。全市监测预警大病、重病人员1.8万余人次,帮助27.41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重症慢性病报销比例、门诊重特大疾病报销比例达到85%,政策范围内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县域内就诊率均达到90%

——巩固住房安全成果,实现从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转变。今年,我市及时调整政策适用范围和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动态监测机制,全年完成268户危改任务,确保农民群众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巩固饮水安全成果,实现从安全方便城乡一体转变。全市加强动态监测,832户因灾饮水受影响问题全部销号。投资2.93亿元开工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9个,维护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64处,受益43.5万人。

——巩固社会保障成果,实现从兜得住兜得牢转变。全市新增农村低保对象3000余人,临时救助4661人次563.81万元,为1082名孤儿、78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保障金1849.4万元,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

抓产业、促发展,增收渠道更多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今年以来,我市把牢产业发展关,在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同时,重点推进一县一园发展。

全市各地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积极推进县级产业园建设,鲁山县马楼乡等5个乡(镇)获批开展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舞钢市鸽业等4个产业园获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郏县红牛获批参建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创建叶县韭菜等15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探索多种产业发展渠道,取得良好效果:

鲁山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四链模式,培育了瓦屋香菇、董周酥梨、库区蓝莓等十大特色产业。四链模式得到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叶县探索产业联村联乡”“全产业链”“引凤还巢”“异地置业等多种模式,深入推进联村共建,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十大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在全省推广。

通过产业发展的带动,全市实现了脱贫户和监测户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4852.7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22%;全市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5.81%,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补短板、强治理,振兴基础更扎实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今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弱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村更加宜居、更加美丽。

全市完成投资6.3亿元建设农村公路437公里,调整农村客运线路44条,新增村级综合服务点349个,农村公路结网和通行能力大大提升。各地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合作社服务网络体系。在完成3.54亿元农配网投资下达任务基础上,我市追加两个批次1.44亿元电网灾后重建投资,全面提升受灾、脱贫地区农配网供电保障水平。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全市持续开展三清行动,建立健全市场化、公司化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清理河道沟渠1372.5公里,修整道路1500余公里,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创建活动,创建市级示范村98个。

站在新起点上,全市上下接续奋斗,点燃产业新引擎,释放发展新活力,提升乡村新颜值,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稳步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