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作者:常洪涛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2-01-07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常洪涛)1月4日,从鲁山乡村振兴部门获悉,在高质量脱贫摘帽后,该县延续攻坚机制、保持攻坚态势,聚焦精准监测帮扶、项目资金管理、群众稳定增收、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探索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五个一工作机制。该县建立一套制度,健全排查发现、识别纳入、监测帮扶、风险消除等机制,确保监测帮扶精准;发布一个公告,在村部显眼位置对识别纳入的三类人群以大红榜的形式进行公告,保证广大村民知情权、监督权;建立一本村档,制定村帮扶方案,分类建立帮扶工作台账,重点记录监测对象帮扶措施及成效;整理一份户档,制订帮扶计划,按照一户一档要求,整理监测对象从识别纳入到风险消除各环节的过程资料,全面展示监测帮扶成效,让风险消除有据可查、有轨可循;建立一面暖心墙,制作包含家庭信息、致贫返贫风险、主要帮扶措施等内容的暖心墙,张贴在监测户家中,引导教育监测对象对帮扶情况说得清、说得准、能认可、感党恩。目前,全县共有三类人群”642819228人,其中2021年以来新识别28177441人,通过开展产业、就业等精准帮扶,使每户有两项以上增收措施,累计风险消除26949415人,并设立6个月风险消除观察期,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风险无错消。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做到投入不降。截至目前,全县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286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595万元,省级资金4272万元,市级资金7048万元,县级资金7950万元。已拨付资金32865万元,支付进度100%。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8163万元,已安排项目18485个,其中安排产业发展项目18029485万元;安排基础设施项目20522263万元,资金占比38%;安排其他类项目1006415万元,资金占比11%。累计支出资金50815万元,支付率87%。严格按照先评审、后入库的原则,建立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库,规范项目实施流程、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尽快用于项目,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加强后续扶持,使搬迁群众能够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十三五期间,该县建设32个安置点,搬迁312811028人,搬迁人口占全省的11%。为规范社区管理,该县在安置点成立村民委员会两个,由县财政按行政村标准拨付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开展。先后投入2.7亿元,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安置点发展食用菌大棚、蔬菜大棚、光伏电站等产业项目36个,搬迁群众中有劳动能力人口4418人,其中,转移就业2885人、公益岗位就业750人、其他渠道就业783人。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和文明家庭”“致富带头人等创建活动,强化社会管理,丰富社区生活,加快群众融入。

加强产业就业,促进稳定增收。该县充分发挥金融撬动作用,助推产业发展,2021年以来新增贷款95153.01亿元,其中为监测对象发放小额信贷13423795.8万元,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资金760.83万元。在产业发展上,该县培育打造了食用菌、酥梨、蓝莓等特色产业,把壮大传统产业香菇种植作为重点,累计投入财政整合资金1.67亿元,建成智能化大棚4600余座,撬动社会资本20多亿元,种植总量3.6亿袋,产值45亿元以上,直接带动13900多户45000多低收入群体增收。去年10月,第四届全国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在鲁山县召开。开展雨露计划等就业创业培训服务1558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030人;对无条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发公益性岗位10957人,实现群众就近就业。全县29个扶贫车间,就近吸纳就业群众46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85人,人均月增收1800元以上。为14870人发放交通费和务工奖补2717.6万元,激发群众就业创业动力。全县累计就业27.04万人,其中,脱贫家庭劳动力就业51143人,收入稳步提高。

加快恢复重建,消除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去年,该县遭遇严重洪灾,农田、道路、水利设施等部分受到损失。针对这一情况,该县第一时间开展排查自救,并围绕10个重点领域,开工建设水毁灾后重建项目204个,投入资金7757.28万元,其中,统筹整合资金项目461006.28万元,中央直补资金项目1586751万元,项目按照省定竣工时间按期完工。全县因灾纳入三类人群”214696人,及时组织帮扶责任人开展帮扶,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