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体育局深入推进实施“平顶山英才计划”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5-02-06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田秀忠)我市新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平顶山英才计划”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若干措施》,对人才引育体系进行了系统升级、全面优化,为全市集聚各类英才、加快教体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2月5日,从市教育体育局获悉,该局将采取多项措施,深入推进“平顶山英才计划”的贯彻落实。

聚焦一流人才集聚工程,种好“梧桐树”。建设好“一个片区”。推进“白龟湖科创新城产教融合片区”建设。加快平顶山学院创新创业园区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谋划争取平顶山外国语学校进驻科创新城,促进教育资源向心集中,为专业人才集聚准备好载体平台。运用好“两项协同”。用好校地协同机制。聚焦我市7大产业集群、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支持校企共建重点产业急需专业,为专业人才在校企之间“双向奔赴”打下良好基础。今年将新创建1—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用好校企协同机制。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产业集聚区联结,定期组织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到院校深度对接,鼓励院校与企业实行联合订单式及现代学徒式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倡导、鼓励引导、支持平顶山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平、留平就业。举办好“三类招聘”。“全职引才+柔性引进”。支持驻平高校实施“名师引育工程”,引进一批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特别是加大博士、博士后人才引进力度。“省市联考+招才引智”。组织43个局属单位(学校)积极参加省市联考和全市招才引智工作,引进一批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人才。“公开招教+校园招聘”。从局属学校中拿出不少于100个全供事业编制岗位,用于公开招教;同时,积极与省内外知名高校联系,抢抓春季人才招引“黄金期”,继续到省内知名高校组织专场校园招聘会。

聚焦人才发展载体建设,搭好“平台端”。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依托市域内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积极建设先进机械制造、电工电子、食品与药品检验等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发挥我市尼龙新材料、电气制造等产业优势,积极建设尼龙新材料、智能矿山、汝瓷等领域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服务中国尼龙城、白龟湖科创新城建设。建设好高校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好“平顶山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平台,吸收国内外优秀博士、博士后到平顶山工作。以尧山实验室为依托,引育创新团队、优秀人才来平,强化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平顶山产业业态转型升级。

聚焦人才服务生态优化,下好“先手棋”。提升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推动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构建优质高效研究生教育体系,支持两所本科高校从“综合性”大学向“理工类”大学转型。今年全市拟申报建设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2—4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5个。建强职业教育学科专业。支持鼓励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展“3+2”和五年一贯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今年将重点遴选支持11所标准化中职学校,建设5个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和20个中职优质专业。前置抓好融合教育。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积极宣传劳模精神,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创新品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孙洪涛表示,将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教育工委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等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平顶山英才计划”,当好“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全面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做优做好教育体育系统人才“引育留”工作,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