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政〔2018〕34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18-00028
  • 发布日期
  • 2018-11-26
  • 有效性
  • 主题分类
  • 政府文件
  • 体裁分类
  • 通知
  • 服务对象
  • 全社会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顶山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11-26 浏览次数: 浏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平顶山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11月16日



平顶山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上下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坚决打好“四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达到2015.3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1945.2亿元,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7.5亿元,增长11.3%。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长7%,进出口总值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4.5亿元,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8%,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625元和12222元,分别增长9.3和8.7个百分点。市城镇化率达到52.4%。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全面完成省定2017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煤炭消费总量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率等四大约束性指标任务。同时要清醒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产业特别是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较大,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转型发展任务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民间投资活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脱贫攻坚任务重,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非法集资、问题楼盘、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这些问题,我市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平顶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持续推进“四个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推进“五大转型”,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高质量和更好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左右、7.5%左右、9%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质量效益继续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其中税收占比达到71%以上,财政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人民生活稳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5.78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以内和4.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高于生产总值增速。

需要说明的是,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预期目标按7.5%以上安排,主要考虑:一是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2017年市人代会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持平,比实际运行情况稍低一些,可以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环境治理留足空间,引导各方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二是从发展需要考虑,这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的需要,同时,保障民生投入、平衡财政收支、稳定就业也需要经济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三是从实现的可能性考虑,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攻坚效果日益显现,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三、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前提条件。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风险排查、狠抓行业监管、打击非法集资、做好陈案处置、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确保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稳步有序推进问题楼盘化解。防控企业风险:开展风险排查,实行分类管控,引导企业通过发展股权融资、优化债务结构、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降低债务杠杆,同时做好国企改革资产评估工作。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全口径政府债务监测管理,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将新增债务严格控制在省定限额之内。防范社会风险: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依法维权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预防和化解各类群体性问题,兜住兜牢安全底线。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是落实重点任务。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要求,制定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脱贫攻坚提质增效32条工作标准,深入推进“十大专项行动”。把产业扶贫放在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位置,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扶贫车间(基地)。完成鲁山县6885人、汝州市3212人易地搬迁安置建设任务。同步抓好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二是激发内生动力。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变输血为造血,加快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三是确保见到实效。结合“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实现叶县脱贫摘帽,5万农村人口稳定脱贫。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严格落实“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各项措施,深入实施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污染等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城市(县城)集中供热、农村“双替代”、洁净型煤全覆盖和北部矿区污染整治,确保完成PM10、PM2.5、空气优良天数等省定目标。水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快市区黑臭水体整治,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确保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完成省定目标。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实施“土十条”,扎实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进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快绿色矿山建设,严格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守护一方净土。

(二)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加快推进过剩产能化解,扎实做好全面完成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巩固清理“地条钢”成果,防止死灰复燃。分期分批关闭搬迁污染企业,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攻坚。一是优化工业结构。按照“新、链、群、台”要求,加快调整产能、产业、产品结构。以中国尼龙城为龙头,大力发展“1+7”制造业产业体系。突出抓好6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纺丝一体化、40万吨聚碳酸酯、20万吨己内酰胺、西气东输平顶山盐穴储气库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医药产业,支持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等研发,推动阿兹夫定、培南类抗生素等新特药产业化。积极推动平高集团电力储能和平煤神马集团高端储能产业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石墨焙烧及石墨化产业园。二是提升载体建设水平。实施产业集聚区“一区一主业”集群发展计划,开展区内企业分类综合评价,落实差别化资源配置政策,促进产品技术工艺创新和低端低效产能退出,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要素资源。实施服务业“两区”提质升级行动,培育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三是强化创新引领。切实抓好“四个一批”,加快建设河南省尼龙原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设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建设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20家以上。

大力培育新动能。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库,加快纳入省“10+8”新兴产业发展集群的尼龙新材料、智能电网、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智能终端、高端光电显示等电子信息产品。二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把高新区打造成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特区,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打造创新型城市新名片。三是深入推进“双创”。实施区域双创基地“产业与双创”融合行动、企业双创基地协同创新行动,加快高新区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省级双创基地建设,鼓励建设行业云平台,实现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制定实施大数据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增长点,加快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以及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和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争创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实“降税减证提标”三项措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对标达标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精品制造、品牌制造、个性化定制。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推动“质量标杆进百企”。

激发实体经济企业活力。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企业大服务专项行动,坚持与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对接,加强煤电油气运供需协调保障,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和40项降成本重点工作举措,推动工商企业电力直接交易,继续清理涉企收费,打造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最低的“政策洼地”和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高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支持企业打造“百年老店”。加强产权保护,坚决打击侵害企业自主经营权和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支持金融业改革创新,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线上资金保障“双百”行动和线下融资对接活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为载体,打造现代农业的安全高地、生态高地、品质高地和价值高地。

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试点。加快农户承包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等农村产权要素规范有序流转交易,促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研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方面:持续实施“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发展战略,抓好绿色种植业、健康食品加工业、生态养殖业及千头线发展,努力增加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体系方面:持续推进新增千亿斤粮田田间工程和“7100”行动计划,做好粮食“双高”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抓好“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外延保障基地”建设,力争全年供沪合同额40亿元以上。经营体系方面: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农户在现代化生产中分享更多红利。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以叶县任店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园、郏县烟草科技园等园区建设为基础,各县(市)启动规划建设。建设一批特色优质休闲农业园区,采取“互联网+”“旅游+”“生态+”等现代农业模式,发展都市生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规划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加快叶县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以叶县金晶生物、国润牧业等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共赢发展。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快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30公里以上。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强力推进“四城联创”,推动城镇化生态、融合、适度、集约、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国家高层次发展战略。发挥平顶山市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中原城市群,进一步深化与郑州大都市区联动发展,协同推进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构建洛阳、平顶山、三门峡、南阳伏牛山旅游协作圈,积极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快区域合作步伐。

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围绕“七个提质”,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统筹新区和老区同步发展、“硬件”和“软件”共同提升、当前与长远协调发展。围绕城市道路提档升级、老旧居民区改造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水系建设、河道综合治理和景观美化,努力实现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

加快推动“人”的城镇化。牢固树立“城市是给人用的,不是光给人看的”发展理念,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均等化。全面实行网上申请办理居住证,完善“人地、人钱”挂钩政策,以落实房屋租购同权、实施全民参保登记为重点,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力争落户5万人。

着力破解城建难题。用好7种融资模式和三类土地(城市建设、农用和集体建设用地),实施政府主导的“成片区”拆迁,实现整体规划、整体出让、整体开发、整体建设,解决好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用和拆迁怎么办三大城建难题。

(五)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强化发展支撑保障。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滚动实施“5818”扩大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库,持续提升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贯彻落实优化投资环境、鼓励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清理核查。有序推进PPP项目实施,稳妥利用多种PPP方式盘活存量资产,破解公共基础设施融资难题。推进投融资公司改革,壮大市属六大投融资公司规模,提升融资能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公路、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动消费升级。把握消费升级趋势,落实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医疗、养老、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具体措施,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健康养老示范项目建设,扩大健康养老消费;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培育旅游消费。同时,鼓励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培育壮大新兴消费,深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两环九放射”城市快速路网,推进郑万高铁、沙河复航、大西环、大南环、北环路改造及西延、平叶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做好鲁山机场、平宝路改线、绕城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实施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强化骨干电网建设,加强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强化热电联产,增强集中供热能力。三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三网融合”和“宽带平顶山”工程,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大数据灾备中心。四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编制完成《全域循环生态水系规划》,抓好城市应急引水、北部山区生态修复供水、昭平台水库除险加固扩容等项目建设,构建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城市生态水系。

(六)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活力。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积极争取改革试点,形成更多改革亮点,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改革工作全面提升。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好国家和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再精简一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一批证明事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证照分离”和网上审批改革,实施“多证合一”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深化模拟审批试点建设,推行“一次办妥”,建立便利化市场准入新模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快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实行“一企一策”,确保按时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做好全市14家驻平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及后续工作,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重组整合等形式,加快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改革,加快由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新版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落实“容缺办理”“区域评价”“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创新举措,简化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管理,积极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经验。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推动平台与各部门、市县行政审批系统融合。

稳步推进价格改革。理顺供热价格,稳步推进天然气、供水领域价格改革,调整全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制定出台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改革方案。保持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领域电价相对稳定。

同时,加快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盐业、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

(七)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促调整,不断提升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招商引资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和外商投诉权益保护机制,对外资企业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依法赋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加快郑州海关平顶山办事处筹建工作。积极做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应用,为进出口企业一站式通关提供便利。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坚持依靠环境政策招商和依靠要素优势招商并举,政府主导招商和企业主体招商结合,实施驻地招商,鼓励探索股权招商、并购招商等新途径。围绕我市转型发展超前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围绕项目抓招商。充分借助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国家级和省级平台进行招商,力争签约一批重大项目。完善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制度,营造优良的开放招商环境。

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抓好出口企业的培育和服务工作,对平高集团、平煤机等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设备项目加强全方位动态跟踪服务。在稳定欧盟、东盟等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融入河南自贸区,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加强与阿里国际站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良性互动。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统计监测体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定出台更严格的煤炭消费措施,确保完成省定节能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探索适合平顶山市特点的低碳发展模式,开展低碳城镇、园区、社区、企业试点。

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划定工作。围绕水网、田网、路网“三网合一”,实施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启动北部山区绿化工程规划建设,抓好国家储备林建设、采煤沉陷区治理、北部山体生态修复等工作,确保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复验。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首次年度考核,完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做好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九)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任务,力争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20条底线”要求。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推进市六中、市四十四中、市实验中学整体重建,优化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布局。开展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着力解决中小学生“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

全面推进健康鹰城建设。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院新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病房楼等项目进度,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为全市居民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巩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办好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等活动。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继续抓好国家、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和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市“四馆一中心”、牛郎织女文化产业园等项目进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四馆一站”和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去产能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社保经办机构整合,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度提高城乡低保和优抚补助标准,提高特困救助供养水平,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和减灾救灾机制。

切实加强住房保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继续实施分类调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健全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赁体系。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新开工项目44个、6.7万套,基本建成0.89万套。

 附件:平顶山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