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110/2022-00001
  • 发布日期
  • 2022-03-28
  • 主题分类
  • 规划信息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平顶山市财政局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22-03-28 浏览次数: 浏览

指导思想

2022年我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中央、省和我市经济工作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化支出结构,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可持续风险防控,锐意进取、求实奋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强化收入征管。主动与税务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及时收集不同领域涉税信息,大力开展综合治税。加强财政运行分析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促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精耕细作抓好收入征管,努力实现“开门红、全年红”。

2.抓好稳投资促消费政策落实。围绕专项债券重点支持的九大领域,常态化梳理和储备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储备质量,确保实现我市专项债券项目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开展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城市消费升级。支持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开拓县乡消费市场。支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大力发展新零售、直播电商等新型消费。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财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任务台账,明确工作分工,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健全政府采购诚信管理机制,加强评审专家学习培训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对政府采购活动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

4.贯彻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减税退税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支持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完善企业还贷周转金运作模式,增加合作银行数量,扩大资金的社会受益面。深化“万人助万企”,扎实开展“一对一”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难题。

5.抓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进一步加强财政直达资金管理,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防止资金挤占挪用、沉淀闲置,加快直达资金预算分配、支付进度,助推政策资金更快惠及基层、企业及民生。

(二)支持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6.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支持筹建平顶山白龟湖科技创新城。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引领型平台,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建设。支持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现代医药产业研究院、平煤神马集团科研创新中心、平高智慧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韭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支持筹建河南化工职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打造“鹰城智慧岛”。

7.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支持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真实生物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大力支持招商工作,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精。

8.营造优质创新生态。支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的项目资金支持方式。支持“鹰城英才计划”、“归根”工程,加大柔性引才、项目引才力度。支持建立高端人才举荐机制和建设市级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精准引进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

(三)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9.助力优势产业提质发展。支持神马股份退城进园,加快建设电气装备产业园、高低压电气专业园等项目。支持特钢不锈钢产业焕新工程,抓好特钢加工特种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支持煤炭、焦化、建材等产业链提升工程,抓好碳素产业园、鲁阳工业园等项目建设。

10.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抓好真实生物新冠特效药开发、润灵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加快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促进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研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基金在招商引资、资源导入等方面的优势,培育产业上下游,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为地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支持。

11.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支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项目建设和效能提升等工程,大力发展文旅文创产业。支持完善“物流+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进中原大易物流平台、临港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12.推进数字化转型。支持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鹰城。支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四)聚力城市建设扩容提质

13.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完善商业服务、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设施,加快城市绿园、街角游园、体育公园等建设。

14.支持做好“里子工程”。支持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及道路雨污分流管网、地下空间防洪排涝设施改造工程,加强易涝积水点综合治理。

15.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全力推进“1236”重大交通项目,加快许南路东移、南环路、高速路口升级等项目建设,支持打通断头路计划。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发展,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

16.推进城市提升工程。加快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支持污水处理、中水利用、供水排水等设施改造,全面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

(五)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7.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种业振兴行动,加快良种推广应用。创新发展农业保险,实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高质量发展。

1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实施“带、链、园、企”一体推进工程,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支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打造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助力“鹰城名优”品牌和绿色食品城创建,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9.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完善乡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支持现代农民培育计划。支持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力度,支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落实用人单位社保和一次性吸纳就业等补贴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鹰城。

21.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抓好市一中提档升级等项目建设。支持高职院校“双高工程”,推进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支持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持续做好“双减”工作。

22.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抓好市中心血站搬迁、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等项目,适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

2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强化住房保障,支持公租房、棚改安置房建设。加强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建设,支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鹰城。

24.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支持红色基因传承弘扬行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加快推进四馆一中心、城市书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打造书香鹰城。

25.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支持深入开展“四水同治”,加快昭平台水库扩容、沙河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严控“两高”项目。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攻坚,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支持国土绿化行动,抓好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等重点工作。

(七)持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26.持续深化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项目预算分年度安排机制,推动跨年度预算平衡。推动零基预算改革落实,持续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加速预算管理一体化推广应用,不断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7.深入推进市与县(市、区)财政体制改革。严格落实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要求,确保改革平稳运行。

28.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加强财政政策评估评价,研究建立重大支出政策后评价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动态调整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提升绩效目标质量。

29.加快推进“一卡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牵头职责,加强部门间联席联动,协调组织提高社保卡银行账户激活率,尽快实现“六覆盖”目标,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30.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积极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资监管体系,提升国资监管效能,强化风险防控,持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深入推进功能类企业战略重组,推动企业提质升级,力争打造1-2家总资产千亿级以上的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持续推动高水平重点片区开发,加强与省级财政投资平台沟通联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