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23-00001
  • 发布日期
  • 2023-06-12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其他
  • 服务对象
  • 全社会
关于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促进我市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6-12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 76 号
提案者
孙洪涛
标题
关于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促进我市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的提案
提案内容

一、背景和意义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已经城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实现数字中国战 略的重要引擎,在历经萌芽期、探索期后,迎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各级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约 94%的省会城市、71%的地级市以及 25%的县域级城市已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河南省智慧城市“十 四五”规划明确了我省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河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当前,我市正在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 ,紧扣 “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奋斗目标和“四城四区”建设任 务,全力构建郑洛平“新三角”。我市建设智慧城市,既关系到 做好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 卷” ,也关系到我市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一极、加快现代化治理 的现实路径。近年来,我市瞄准群众所盼、企业所需、社会所向,围绕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形式。2015年,我市在建成全省首个“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目标,并于2016年启动了“互联网+”行 动计划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工作,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成为全省继郑州之后第二个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项目2017年2月启动, 2019年12月16日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全国首创“一体三面” 的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项目成果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公众服务方面的应用。2022年12月28日,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我市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正式投用。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作 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治理的核心基础设施,是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载体, 为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政府运 行“一网协同”打下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我市在创新城市治理服务模式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智慧城市建设开启了新篇章。 

二、存在问题 

虽然目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和建设成效相比,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企协同机制不健全。智慧城市运营涉及业务领域广、 复杂程度高,需要政府、企业、机构协同参与。当前受财政资金不足、业务队伍匮乏、角色划分不清等因素影响,我市党政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还不健全,少数部门单位对智慧城市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顶层设计和管理制度缺失,没有形成科学的运营服务评价标准,极易被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绑架”。 

二是运营模式创新不足。缺乏专业运营公司,政企合作边界不够清晰,局限于采用传统的“总集成商+分包商”模式建设, 在合作机制、收益分配、风险分担等方面规则体系不完善,致使后期运营中形成了各自为政、各自基于自有产品、技术来实施的格局,与政府投资、管理、决策产生分歧,导致平台运营进程受阻。 

三是数据共享难度较大。数据能否实现融合共享是决定智 慧城市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对我市来说,目前数据融合共享难度仍然较大。有的怕造成信息泄露而不敢融合共享,有的以部门利益受损为由而不愿主动融合共享,有的因为数据管理的体制机制缺失而不知道如何融合共享。由于部门之间条块分割,无法真正形成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反而造 成“信息孤岛” ,导致数据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严重制约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 

四是专业人才不足。数字智慧专业技术人才和既懂技术又熟悉政府流程及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智力支撑不足。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优化统筹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决策能力,健全智慧城市协同推进机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标准体系,强化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问题,打破壁垒,强化资源共享,推动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合力,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借鉴先进地市经验,切合我市实际,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 可操作性。 

二是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统筹制度,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运维资金保 障。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 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多元化 建设运营模式。加大智慧城市领域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出台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为智慧产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针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流动机制,积极引入相关高端人才,增强人才的支撑作用,将智慧城市列入党政干部培训的核心内容,提高政府部门领导的信息化素养。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数字经济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培养。 

四是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引导企业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运营管理,探索智慧工厂模式,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促进大数 据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破数据壁垒,深化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改革,推动服务事项掌上办更为顺畅,实现无人干预自 动化审批。持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在综合执法、智能交通、 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监督等方面构建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形成城市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打造便民服务通道,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能。

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协办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办理结果
已完成办理
答复内容

孙洪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我市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的提案收悉。经与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标准建成了集成化的物理场馆。按照实用、高效、绿色、动静分离的理念,结合城运中心“平战结合”功能定位,布局综合指挥大厅、城市事件中心办公区、产业展示区、创客工作区四大功能区域。场馆总面积8000 ㎡,目前已完成装修,功能高度集成,具备城市级指挥调度支撑、全市事件分拨支撑、大数据产业孵化支撑、新闻发布会等支撑能力,在省内、国内均属先进。中心物理场馆于2022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投用,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张雷明,市长李明俊等领导莅临启动仪式并揭牌,城市运行监测、“一证通办”应用拓展、森林防灭火指挥调度、城市事件分拨处置等应用已实现。 

(二)初步搭建了智慧城市的基本架构。按照市政府建设“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可进化”新型智慧城市的决策部署,委托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信通院制订出“一中枢+三中心+N应用+一入口”的我市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并在此框架下开展建设,目前一期建设内容已完成。在“能感知”方面,汇聚数据2.7亿条、视频2万余路,构建覆盖1000余项指标的城市运行监测体系,数据交换量由1亿次上升到21亿次。今年我们拟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感知体系,推动数据汇聚量突破10亿,数据交换量突破50亿、向百亿级跃进。在“会思考”方面,我们建设也刚刚起步,今年拟推进AI视频解析平台建设,并配置相应的算法模型,辅助建立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的思考能力。在“有温度”方面,我们始终围绕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奋斗目标去发力,推进城市建设智慧化。在“可进化”方面,通过打造统一的基础底座,在统一的标准下,不断丰富智慧应用场景,使智慧城市建设长成参天大树,持续进化、演进。 

(三)初步探索出全市非涉密信息化系统集约化建设的新路子。我们在城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树立起敢为天下先的工作作风,集大家之所长,去芜存菁,明确了场馆是载体、软件是灵魂、统筹是关键、增强造血机能是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的工作思路,通过建设集成化物理场馆,搭建平战结合、服务实战的软件平台,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专家评审机制,统一标准,统筹资金,推动数据要素改革打破数据部门化、利益部门化等藩篱。同时对我市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基础能力进行了补全,以后新建政务信息系统项目均可基于基础能力,在统一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上进行集约高效建设,数据不再重复汇聚,平台不再重复搭建。以供暖监测系统的开发为例,依托我们的基础能力,从调研、设计、汇聚数据到系统开发、上线,仅一个月时间、总预算30万元就完成了,非常高效,运行效果也很好。后续我们要继续强化基础能力的运用。 

(四)强化智慧平顶山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应用。我市智慧平顶山市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于2019年12月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全国首创“一体三面”的服务模式,基于统一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分别面向自然资源、面向政务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统一的时空大数据服务。在我市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建设工作中,已将时空信息云平台与城运中心系统打通,以接口的形式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共享了矢量地图、遥感影像、专题数据等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可以实现森林防灭火、防汛等指挥调度实时显示地理信息,标注信息点,即时测距,实时演算交通路径等功能,为应急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局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标您提出的建议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尽快构建智慧城市长效运营机制。一是参照规委会模式建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体化运作机制,负责对信息化项目建设、数据归集共享开放等工作进行决策部署。二是成立市级专家委员会,负责我市信息化项目的研究、咨询、论证。三是与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协同发力,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二)创新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拟组建平顶山的数据集团,授予其政府数据特许经营权,负责智慧城市建设中有盈利性的公共项目的建设和数据运营,通过数据的运营盈利,增强造血功能,支撑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数据归集共享机制。数据归集共享难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急需从市委、市政府层面,建立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机制,一方面利用多方资源,争取国家级、省级支持,推进数据归集共享试点城市在我市落地,推进国垂、省垂系统的数据归集回流。另一方面进一步压实各单位责任,推动各单位积极主动的归集共享数据,确保数据的鲜活性和时效性。 

(四)尽快补强城运中心工作力量。一是加快政数局下属事业单位组建、落地,参考省内其他地市情况建议级别定为副处级,尽快实现机构挂牌和人员到位,开展城运中心项目实施统筹协调、数据归集、应用拓展及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围绕“一网统管”要求,推进 12345 热线等具备城市日常治理职能的部门尽快入驻。三是结合我市城运中心场馆地理位置和具体功能布局,制订符合我市实际的运行管理制度。 


2023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